玉田生活网

查看: 1959|回复: 2

(转贴)康熙教子庭训格言(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3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P未知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七):恶念不除持珠何益
训曰:凡人存善念,天必绥之福禄以善报之①。今人日持珠敬佛,欲行善之故也。苟恶念不除,即持念珠②,何益?
【注解】
①绥:安抚。②念珠:佛教徒念佛时记诵经次数的串珠,又称佛珠或数珠。一般由一百零八颗珠子组成一串,故又名百八丸。
【语译】
康熙庭训说道:大凡一个人心存善念,上天一定会用福分和禄位来善报于他,现在,人们每天手持念珠礼拜佛祖,是发心行善的缘故。但如果恶念不除,即使是手持念珠,又有什么益处呢?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八):一念之微必使俯仰无愧

训曰:人惟一心,起为念虑。念虑之正与不正,只在顷刻之间。若一念不正顷刻而知之,即从而正之,自不至离道之远。《书》曰:“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一念之微,静以存之,动则察之,必使俯仰无愧,方是实在工夫。是故古人治心,防于念之初生、情之未起,所以用力甚微而收功甚巨也。
【语译】
康熙庭训说道:人就在于一颗心,心一动便成为意念与思虑,意念与思虑是否纯正,只看产生的一刹那。如果一个念头不纯正,但很快能察觉,并且随即加以纠正,自然不至于离正道很远。《尚书》上说:“即便是圣明之人,若放纵欲念,也可能成为狂野之人;即便是狂野之人,如果能克制欲念,也可能变成一个圣明之人。”一念很微妙,静静的涵存于心中,兴起时就可以察觉了,起心动念随时随地都能无愧于人,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所以,古人修炼心性,防范于意念刚刚产生之时,用心于情绪尚未产生之际,所以圣人修心用力很是轻微而功效却很为卓著。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九):修德之功莫大于主敬
训曰:子曰:“鬼神之为德①,其盛矣乎!”“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②,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③,如在其左右。”盖明在礼乐④,幽有鬼神⑤。然敬鬼神之心,非为祸福之故,乃所以全吾身之正气也。是故君子修德之功,莫大于主敬。内主于敬,则非僻之心无自而动⑥;外主于敬,则惰慢之气无自而生⑦。念念敬斯念念正⑧,时时敬斯时时正,事事敬斯事事正;君子无在而不敬,故无在而不正。《诗》曰:“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⑨,聿怀多福纷猎(10)。”其斯之谓与?
【注解】
①德:德性功效。②齐明:斋戒严整。齐,同“斋”。盛服:衣冠华美。③洋洋:欣喜貌。④明:人间,阳世。 ⑤幽:鬼界,阴间。⑥非僻:错误,偏邪。⑦惰慢:轻薄下流。《礼·乐记》:“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⑧念念:指极短的时间,起灭连续不断。又作刹那解。此处作常常想念、不能忘记解。⑨昭:彰明,显示,公开。(10)聿、纷、猎:语气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
【语译】
孔子说:“鬼神的德性功效,真是大极了啊!他们使天下的人斋戒肃穆,衣冠齐整,小心翼翼地从事祭祀。祭祀之时,虔虔诚诚,就好像鬼神就在三尺头上,恭恭敬敬,就好像鬼神就在身边。”所以,规范人心,有看得见的礼乐,有看不见的鬼神。但是我认为敬奉鬼神之心,主要不是为了趋吉避祸,而是因为这样可以成就我一身的浩然正气。所以说,君子修养德行所下的功夫,没有比修炼“敬意”更重要的了。一个人内心修炼“敬意”,那么,邪僻错谬的念头就无处产生;待人接物修炼“敬意”,那么,怠惰骄慢之气也就无从产生。每一个念头都有敬意,那么每一个念头就必然纯正;每一个时刻都有敬意,那么每一个时刻就必然纯正;每一件事都有敬意,那么每一件事就必然纯正。君子无时无刻没有敬意,所以君子无时无刻偏离纯正。《诗经》上说:“无论在下边的,还是上面的,都是明察秋毫的、显赫盛大的。”“看那周文王,小心翼翼,毕恭毕敬侍奉上天,所以才享有上天赐予的诸多福分啊。”不就是讲的敬意的问题吗?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十):古人之斋必与戒并行

训曰:近世之人以不食肉为持斋,岂知古人之斋必与戒并行。《易•系辞》曰:“斋戒以神明其德。”所谓斋者,齐也,齐其心之所不齐也。所谓戒者,戒其非心妄念也。古人无一日不斋,无一日不戒。而今之人,以每月的某天某日持斋,己与古人有间。然持斋固为善事,可以感发人之善念,第不知其戒心何如耳?
【语译】
现在的人们认为只要不吃肉就是在持斋了,殊不知古人持斋是和守戒连在一起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易经•系辞》中写道:“通过斋戒使自己的德行更加高尚。” 所谓“斋”,就是“齐”,意即完善自己内心不够完善的地方。所谓“戒”,就是戒绝心中不正确的想法和狂妄的念头。古人没有一天不持斋,没有一天不守戒。现在的人们只在每年的某月某日持斋,已经和古人不一样了。不过呢,持斋当然是一件好事,可以激发人心中的善念,只是不知道持斋人的戒心做得如何罢了。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十一):立志于道义理为主
训曰:子曰:“志于道①。”夫志者,心之用也。性无不善,故心无不正。而其用则有正不正之分,此不可不察也。夫子以天纵之圣②,犹必十五而志于学。盖志为德之基,昔圣昔贤莫不发轫乎此③。志之所趋,无远弗届④;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志于道,则义理为之主⑤,而物欲不能移,由是而据于德,而依于仁而游于艺⑥,自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⑦,本末兼该⑧,内外交养⑨,涵泳从容纷猎(10),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注解】
①“子曰”句:见《论语•述而》。志:志向,立志。
②夫子:孔子。天纵:意为上天所赐。
③发轫: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轫,刹车木。行车必先去轫,故称“发韧” 。
④届:至,到。
⑤义理:经义名理。宋以后称理学为义理之学,简称为义理。
⑥游于艺:即游艺。《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游于艺,言置身于六艺的活动,后来泛指学术修养。
⑦伦:道理,次序。
⑧本末:指主次、先后。 兼该:包括两方面或两方面以上。
⑨交: 交互。养:陶冶,修养。
(10)涵泳从容纷猎: 品味陶冶。
【语译】
孔子说:“立志于修道。”所谓“志”, 就是心的功用。人性没有不善的,所以人心也没有不正的。但人心的功用则有正和不正之分,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清楚。孔圣人有着天赋绝顶的圣明,尚且在十五岁时就立志于学。 这大概因为“志”是提升道德修养的起点之故吧,昔日的圣贤修道无不是从“志”开始的。无论多远,没有“志”达不到的:无论多坚,没有“志”攻不破的。立志于修道,首先必须以义理作为根本,这样物欲就改变不了修道者坚定的志向。在此基础上再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活动,自然不会失掉修道的先后轻重的次序,使道德之本和才艺之末都能得以照应,内心、外事交互得以陶冶,从容不迫的去品味熏陶,这样自然就会不知不觉的入了圣贤的境界。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十二):择善固之 始能日進

训曰:孟子言:“良知良能。”盖举此心本然之善端,以明性之善也。又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非谓自孩提以至终身,从吾心,纵吾知,任吾能,自莫非天理之流行也?即如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尚言于“志学”、“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之后。故古人童蒙而教,八岁即入小学,十五而入大学,所以正其禀习之偏,防其物欲之诱,开扩其聪明,保全其忠信者,无所不至。即孔子之圣,其求道之心,乾乾不息,有不知老之将至。故凡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其择善固之,克己复礼,循循勉勉,无有一毫忽易于其间,始能日也。
【语译】
庭训道: 孟子说:“良知良能。”是想举出良知、良能这些心中固有的善端,以此来说明人性有善良的一面。他又说:“品行高尚的人,也就是没有失掉婴儿纯净良善之心的人。”这不是说从孩提一直到老死,品行高尚的都人遵从着良心,传播着良知,使用着良能,无时无刻的体现着天理吗?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他能达到“随心所欲而不超越任何法度”的境界,尚且说达到这种境界是在十五岁立志苦学、三十岁成家立业、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而知天命、六十岁耳顺之后。所以古人在孩童蒙昧无知时就着手教育,八岁就小学,十五岁就大学,目的是为了纠正他们禀性、习气中偏邪的地方,防止他们被物质欲望所引诱,开启他们的聪明才智,保持他们的忠信,培养他们道德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他的求道之心,也是永无休止,甚至不知自己已经将步入老年。所以,凡是有志于圣人之学的人,必须选择善良的、正确的,并且加以坚持不再改变,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恭顺有序,勤恳不懈,中间没有一丝一毫轻视和疏忽,才能每天都有步。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十三):事无大小 审之又审

训曰:凡人于事务之来,无论大小,必审之又审,方无遗虑。故孔子云:“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诚至言也!
【语译】
大凡一个人面对各种事务,无论大小,一定要十分审慎,这样,才不会留下后患。因而孔子说:“遇事不知多问几个‘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最后也只能对他说‘该怎么办呢?’”这的确是至理名言啊!
发表于 2009-4-7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十):古人之斋必与戒并行
感悟这一点 言行一致
发表于 2009-4-7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用心学习才能悟出真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