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2065|回复: 2

对当前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一点看法(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3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对当前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一点看法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武术的发展,尤其是近一、二十年以来武术界的各位前辈以及专业、民间的各位武术同仁们对民间传统武术做了大量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为传统武术的发扬光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得众多民间习武人有机会、有条件地发挥出了自己的光和热。在此,我对这些前辈和同仁们多年来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如今,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这份民族文化遗产的工作仍然是任重而道远,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的目标,作为一个业余武术爱好者,也想对当前武术继承与发展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尽微薄之力。以仅为管窥之见,不对之处望各位前辈和武友们批评、指正。

一、总体看法


    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各种武术比赛以“套路”评分为主。各专业武术运动队只注重竞技套路的演练,为了追求比赛中的高分,在套路编排上任意增加高、难、新和外型美观的动作,并且在训练中忽略了拳架中的技击涵义。体育院校以培养套路竞技人才为主,训练拳式时,注重“表演”,不追功夫,所练的拳架与传统技击功架越来越远。因此,中国武术已经明显划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官方或称学院派的竞技武术;二是已在民间逐渐衰落的传统武术。社会上,还有许多人(也包括一些界内人士)对传统武术的技击作用产生怀疑。武术原本姓“武”,照这样流传下去,只会造成“武”与“舞”不分,最终有一天就会名存而实亡。


    当前流行的散打,虽然也在逐步去吸收传统武术的招法,但其总的基调还是“拳击加腿”;与传统武术“以小打大,以弱胜强”的特点相比,虽然不是南辕北辙,但是,仍然没有同吃一锅饭。


    近几年,武术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发展,传统武术也得到了世界各国武术爱好者们的青睐。在国内,传统武术正在得到进一步的重视,舆论方面也有了“石破惊天”的一系列呼声。
    因此,我个人认为:当前传统武术的发展有待于我们在踏踏实实地继承传统武术精华前提下,做一些适应现代社会的“外在形式上”的改革与创新。但是,这种改革应该做到:盛“汤”的器皿可以换,“筵席”上的礼节以及服务规则可以变;但是,在去粗取精基础上,“汤”的原汁原味应该绝对予以保留。

二、说说民间武术爱好者


    民间传统武术爱好者可分为两大人群:第一大人群,把习练武术套路作为主要形式,对其中的技击涵义并不刻意去追求,主要目的是为了健身。这部分人是两大人群中的大多数。因此,传统武术的健身功能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提倡和发扬。第二大人群,除了重视武术的健身作用之外,出于对武术的挚爱之情,还想继承传统武术中原本的功法和技能(包括技击内涵),这些人是两大人群中的少数,但却是民间传统武术传承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以上两大人群中的后者,还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极少数。他们得到了老辈人的“真传”,虽然业余习武受个人生活条件所限,使他们的技艺往往赶不上前辈,但哪怕他们仅得到三招两式,也是如今中国传统武术赖以流传下去的一点“骨血”。

    第二部分人数稍多。虽然也有真传实授,但有的人由于生活原因而中途停顿;有的人未能把老师教的东西吃透;有的人只注重学习套路,没练出真功夫。虽入名门,未得真传,却自以为是正宗。但他们若能励精图治、勤学苦练,其中很多人能够成功。


    第三部分人有一定的数量。虽然拜的是“名师”,但不一定是明师。有的人只为了图老师的“名”;有的人却是诚心诚意来拜真佛。其中,很多人心气高,身体条件好,却不一定能得到真实传授。


    第四部分人数较多。他们喜爱武术,却难以找到“明师”;寻师访友,几经周折,上武馆、求函授、看书学习,收效甚微却热情不减。这些人是传统武术得以流传的群众基础。


    第五部分人也不少。他们喜欢以武健身,也喜欢武术技击,但这只是他们的业余喜好之一,没想过为其投入过大的精力,有的人往往热衷于一些见效快、耗时少的运动方式(如:跆拳道、拳击、散打等形式),但如果条件具备,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会很热心地投入到传统武术运动中去。
1533022_0600.jpg
1531899_0600.jpg
发表于 2009-3-13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传统武术亟待抢救,同时传统武术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望众武友及传统武术爱好者共同为武术的再次兴起而努力吧。
发表于 2009-3-16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发展传统武术,首先要明确目标,有方向、有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