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世纪的意大利基督教学者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信仰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与某种事物无条件地紧紧连结在一起,已经分不出彼此了,信仰是一种渗透进意识最深层的东西,形象地说,它奔流在人的血液中,为了它,人能献出一切,包括只有一次的生命。即使在今天,信仰仍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譬如,对人类、祖国、文化、家庭、他人…… 个体只有具备灵魂,他才能成为人类的一员。勇敢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了正义而献身。世界上也没有比人类更富于献身精神的了。这就是伟大的“殉难”精神。
康德认为:道德不是由经验来说明,而是由意志来说明。他把道德原理概括为三条:即普遍的立法、人是目的以及意志自律。
先看第一条,普遍的立法形式。
犯罪的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犯罪的。他们或者偷窃,或者抢劫,由此获得了利益,这使他们很快活。所以他们有充足的理由认定偷窃和抢劫是合乎道德的行为。既然如此,他们的行为为什么会遭到人们的一致谴责呢?又为什么会被关进牢笼而被剥夺了自由呢?显然,人们和国家并不认可他们的行为,这就意味着对快乐标准的正确性存在怀疑。
问题就出在:快乐和利益是一个自然主义标准,它强调的是人的官能感受,而官能则是自然赋予人的。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各自的官能感受也不一样,因此,这个标准只能是个别的。显然,诉诸与自然,只会各有各的道德,而不可能有着普遍共同的道德。我的意思是,道德不是自然性的东西,而是社会性的东西。
这就表明,道德的根源不是个人的快乐、利益或幸福,不是感觉经验。那么,它是什么呢?一定是先验的、具有普遍性的规范和律令,我把它叫做绝对命令。所谓先验,跟前面的意思一样,就是不依赖于经验,超越经验;所谓绝对,就是人们的意志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这个律令。这个律令是普遍有效的,因为它不受个人自然欲望支配,超出了感觉经验,是理性的,所有人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因此,也就意味着是一种“立法形式”。
第二条,把人当作目的。
什么是超越经验?什么是无条件服从?我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你们就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一个人失足落水,他根本不会游泳,很快就沉了下去,他拼命挣扎,头在水面上一沉一浮。正在危急关头,一个人飞跑过去,边跑边脱下外套,“扑通”一声跃进水里,用力向落水者游去,想把他救上来。
他是英雄,这没有问题。大家都同意。但是,我要问的是,他这么做,官能上快乐吗?有利可图吗?要知道河水很急,地形复杂,在水里可不像在海滩上嬉戏那样惬意;而且前景难以预料,他根本没有十足把握将人救上来,说不定还会被拉到水底。
至于利益,更无从谈起,对方正在水里挣扎,其回报能力无人知晓。
因此,他这样做,是无所谓快乐而后有利的。
退一步说吧,要是他考虑的只是自己,他就应该赶紧离开。动物就是这么做的。趋利避害是自然法则,也是一切自然物的本能,同类落水,预示着自己也可能遭遇危险,此刻,逃避是最安全、最有利的。所以,如果仅仅只是根据自然感官和欲望谈论问题,他一定离去,因为他也要受自然法则的支配。
然而,我们的这位兄弟没有逃走,而是奋不顾身地跳到河里。因为他不是单纯的自然物,他是人,是理性的存在者。他几乎想都不想地去行动了,这里没有算计,没有讨价还价,只有救人的念头,也就是善的意志,或者说只有道德律令在他心中形成的命令,他不可能不去救人。
所以,道德不是人去屈从于官能享受和自然欲望,而是运用理性克制和战胜自己身上的自然诉求,去牺牲自我的快乐、利益乃至无比宝贵的生命。诸位,听我说,在世界上一切生命中,只有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也只有人的行为才能称得上高尚,才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把人当作目的。
第三条 意志自律。
人只有超越感官欲望而从理性出发,才有可能达到自由,这就表明,自由不是来自人的自然性,而恰恰在于克服自然性。有人以为任凭自己的性子来,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相交配就交配,就是自由。其实,这正是不自由,因为它说明你还是欲望的奴隶,还像动物一样被自然因果规律所支配。你的吃喝和交配的行为不过是食欲和性欲这些原因的结果。自由要比这种关系高级得多,它高于必然性。
康德认为:审美取决于人的心灵状态和品格。譬如,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崇高的美感。一个心灵阴暗、感情肤浅、品格卑下的人,即使面临巨浪腾空的大海、苍茫辽远的草原、荒凉粗犷的大漠、喷薄而出的朝阳、飞流直下的瀑布,甚至英雄的壮烈献身、两军的最后决战、力量对比悬殊的反抗等,所有一切激动人心的东西,都不能引发他丝毫的崇高感,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崇高感。
只有那些心怀壮美的人,才能够欣赏这一切;鉴赏壮美的能力越强,感受越丰富。
如果我们仅仅从快乐出发,就有把自己降低到动物水平的危险,带给人快乐的并不一定就是美的,但美的一定使人快乐。
凡是能够唤起女性崇高感的男子都被视为是美的。深邃博大的思想、慷慨大度的性格、坚韧不拔的精神、诚实刚毅的品质、远大高尚的抱负、英勇无惧的行动,等等,给人的美感更持久。
当年的知识青年,洋溢着生命的激情、崇高信念、豪迈的胸怀。“它的激情是全人类的幸福,是完美。它的信念是伟大的。它的道路一直通向那崇高的目的,即满怀激情地、全力以赴地去创造”(阿·托尔斯泰《论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