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2333|回复: 6

[原创]偶感禅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8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                             偶感禅悟



     2008年注定是个让中国人大喜大悲的极不平凡的一年。举世欢腾的百年奥运盛会大大的助长了中华民族的威风和志气,天日昭昭,尽雪中国历史上的百年耻辱,也让国人从百年不遇的南国雪灾和四川大地震中的阴霾中走了出来;奥运、残奥会结束后,欢欣的中国人尚沉浸在余兴未尽之中,没想到山西的溃坝和三鹿奶粉事件不合时宜地给国人的兴头上泼了一瓢冷水,让国人倍感败兴和懊恼,好在是“神七”的成功发射,才让国人又能在国庆节之时有个精神大餐,欢欣的享受一下。

     灾难发生后,几位高官在问责警钟的击打声中暂时退出了原本属于他们的人生舞台,勿庸置疑的是,随着事故处理的深入,还会有一些责任人和渎职人员受到法律和道义的惩罚。可是,看到这些报道,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相反的,却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天灾的成份有多少?为什么说是人祸造成的灾难?本来是人能够避免的事,为什么还是因为人的因素发生了呢?


    痛切反思之后,我只能归结到两个字上:一个字是利,另一个字是义。而这两个字所蕴藏的博大精深的内涵,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财富,那就是我们历朝历代用以教化万方的传统的儒家思想。可惜的是,被我们很多现代人轻易的丢掉了,正是那些现代人在经意和不经意间丢掉了祖先和圣贤留下来的经典文化,才使得许多人在生活中丢掉了做人的根本,迷失了生活的方向,没有了自己的信仰和精神支柱,更可怕的是,还有许多人迷失了人的本性。


    义者,道之始也,道德之高尚,寓情操于风度。义存乎于人们心中,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但却是我们中国民族千百年来无数精英栋梁和贤达之士舍身追求永无止境的一种精神和境界,正是这种永恒无止的追求和至高无尚的境界,才使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不断阔步向前,虽几经沉浮饱经灾难却永远巍峨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的根本之所在,我们不妨溯本求源的追思一下这两个字。

       要说是把这两个字说的最好的,恐怕是孔、孟二位圣贤了。被后人尊为“文王”和“大成至圣先师”的孔老夫子在论“义”时是与“利”相对待的,把“义”和“利”作为两种不同道德人格追求的目的,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认为人们应该“见义思利,见得思义。”孔子认为“义”就是宜,“利”就是个人的私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是说如果合宜地谋取个人利益就没有问题,所以孔子才说“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君子谋道而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而“亚圣”孟轲却认为“义”是人生最高的追求,“义”远在“利”之上,为了“义”,人们应当舍生忘死的去追求。他在见梁惠王时,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将有仁义而已。”所以他才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义者,轩冕在前,非义弗受;斧钺在后,义死不避。晏子曰:“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这是宋代大儒苏洵说:“义者,所以宜天下,而亦所以拂天下之心。苟宜也,宜乎其拂天下之心也。”“然则义者,圣人戕天下之器也。”如此看来,我们的先祖和圣贤们都把义看的至高至重,使民也义、义以为质、义以为上。

         利,就是利益之所在,是看的见摸得着的很实惠的财富和物质,物质财富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没有了物质,人们就无法生存,自然的,没有了人,社会也就无法进步和发展。但无论在什么时代,人们都不能因为利益就丢掉仁义和道德,因为物欲而丧失了人的本性。汉代的司马迁说:“利者,乃动乱祸害之根源,若人人争利,天下危矣。”他说的好啊,因为人们要想争到利益,必然要损人利已才能获得,普天之下,人人都去争利,人人都见利而忘义,人人都去损人利已,必然会使道德沦丧良心缺失,黑白颠倒正道难行,没有了公平正义,不能扬善抑恶,那么,危机必然会潜伏在人的心中,如果危机潜心伏于草野,民何以安居?又何为乐业?又何来国邦安泰?《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就是说要真正的得到利益,就要讲求道义。孟子主张“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故义专于处事,以裁断得宜,以归于尽善尽美为本。故义者宜也。宜则为义,不宜则不义。而所以辨其宜与不宜者,千变万化。非格物穷理,真积有得。不足以语此。故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可见,儒家并不全然否定“利”,也没有将“利”与“义”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是认为建立物质利益的道德尺度是绝对必要的,认为“利”与“义”是不可分离的。换言之,只要“利”不违反“义”,就是合乎道德的,也是应该努力争取的。因此孔子在自我期许“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同时,也不反对人们以正当的手段谋利,所以才会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宋代的苏辙曾这样说过:“君子小人,形同冰炭,同处必争。一争之后,小人必胜,君子必败。何者?小人贪利忍耻,击之难去;君子洁身重义,知道之不行,必先引退。”

         而我们恰恰是有些人,在“义”与“利”的关系处理不好。有的人一直在鼓吹“有钱能使鬼推磨”和“金钱万能”的歪理学说,结果导致整个社会风气的败坏,伦理混乱。佛教里讲,人痛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因为人的欲望一旦膨胀起来,无止无境无边无际,越贪越想贪,让人一下就掉金钱的旋涡里去,而且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到时候想悬崖勒马,恐怕都来不及了。那么,人们有钱了又能做什么呢?有这么一组数字统计:全世界每年要消费40亿元用于追星族购买明星们的衣服,400亿元用于娱乐消费,500亿元用于色情消费,3000亿元元用于喝酒,2600亿元用于吸烟,9000亿元用于制造杀人武器,而只需要500亿元就能拯救1825万贫困人口,相当于平均每天有5万人得到救助,如果这仅仅只是个数字统计就好了。是啊,钱能通神,有了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钱能买来超级享受,挥霍无度穷奢极侈,有钱能买到官位,买到地位,让世道变的不公平,有钱就能夜夜入洞房,天天当新郎,一顿饭消费36万元,几千万盖一栋房子,几百万购一辆轿车,如果这只是一种消费现象倒也没有什么,但更让人担忧的是,因为这种消费现象带来的伦理道德观念的沦丧和理想信念信仰的丧失,用台湾学者李敖的话说是“人心大坏,形势大好。”30多年前,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和日本学者池田大作就曾经说过:“今天的人类社会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代,而且这还是人类咎由自取的结果。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更危险的时代了,这种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是人类自己招致的,它远比地震爆发、暴风、洪水、干旱和病毒更危险。21世纪的人类,必将会因为过度的自私和贪欲而迷失方向,科技手段将毁掉一切,加上道德衰败和宗教信仰的衰落,世界必然会出现空前的危机。而能够拯救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如果有来生,一定要在中国。”我宁可相信他们的话是危言耸听,只是一种善意的告诫,我们不愿看到这一天的到来,可让我们倍感无奈的是,这一天还是不可逆转的在这个世纪与我们不期而遇了。



        利,确实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物质方面的享受和益处,这一点是不可怀疑的,但为了利而丢掉道义和仁义,那后果确实是非常严重的。“小人贪利忍耻,击之难去。”卖官鬻爵贪的是利,贪贿行贿贪的是利,经商和人际交往没有信义贪的是利,腐败堕落贪的仍然是利,尔虞我诈物欲横流贪的还是利,假冒伪劣制假贩假贪的仍然是利,曾几何时,“十亿人民九亿商,剩下一亿在彷徨。”工人不做工,农民不种地,学生不读书,军人不练武,大家都去追利,一切向钱看,“时间就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把利看的比生命还重要,把一切可获利的都用来谋利了:体育竞技、超女选美、影视作品、读书文化、还有那么多国人把洋垃圾引入本土,赚取同胞的血汗钱,结果,国家不得不拿出大量的精力来清理“三角债”。如何了得啊!但就是没有人谈人间道义,更可悲的是,求利竟然变成镇守一方的大小诸侯们有无作为的唯一行为,唯钱唯物而论,有钱就拥有一切,把拥有金钱和财富的多少当做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唯一标准,把能不能赚钱当做是用人的唯一标准,这就很可怕了。如果利被看作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那么许多问题的出现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钱是充实了,但精神却空虚了。现在“潜规则”风行天下,本来很有规则的一个社会却因为有“潜规则”而被搞的混乱不堪,现在混满大街的人谁也不认识谁,想随地吐痰就吐,想做坏事就可以做,没有管你,连丢人现眼都不用怕,管他什么是礼义廉耻,管他什么是缺德损人,有的人和事连警察都不敢管,也管不了。本来很高档很美丽的住宅楼,却都被铁栅栏包裹了起来,防盗门的功能和质量越来越高,我们要搞建设,钢铁本来就很是紧缺,但却不得不把有大量的钢铁用在安全防人。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没有了,人们只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上天会惩罚恶人,但马上会有人说这是迷信,是胡扯,可是又没有人发明一个即不迷信又不胡扯又有震慑力的方法,人们不知道怎么做怎么说才好,大家都在损人利已占便宜,反正不占白不占,与人为善会吃亏,亏了也白亏。假冒伪劣充斥着整个社会,人们生活没有安全感:住房质量不放心,食品药品不放心,使用的物品不放心,喝水担心被污染了,读的书是盗版的,不管你说真话还是说假话都没有人信,有的人竟然明目张胆的说出“我只管挣我的钱,不管他人的命”的混帐话来,为了自己能多赚钱,把他人的生命看的轻如草芥。就以山西的溃坝和三鹿奶粉事件来说,如果那些个官员们别把利看的过重,私利也好,公利也好,都别看的过重,能从道义和仁义的高度处理这些事,以人为本,抛弃那些见不得人的“潜规则,”把人的生命看的高于一切,把自己的私利和禄位看的轻一些,从道德和仁爱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事,恐怕也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后果吧。隋唐时期的思想家王通曾经感慨言道:“古之从仕者养人,今之从仕者养己。”中国古代从汉代时遴选管理一方的官员时最看重的是品行和操守,被人们称之为“举孝廉”,这种制度一直被后人延用了数千年之久,孝者,就是人的品行,廉者,人之操守。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至亲好友邻里都不知道尊敬和奉养,要说他能有民族大义,能爱民如子,能爱国尽忠,谁会相信?现在的社会里,能有多少人具备“举孝廉”的条件呢?让这样的人管理一方百姓,镇守一邦疆土,更没有人信服。贪食者消化不食,贪甜者牙齿易坏,贪利者灵魂会腐,贪功者人格变歪。是啊,为了利,人们竟然把公平、公正和天理都置之不理了,那将会是个什么样呢?我国明代各级官署府衙都立着一块《戒石铭》,上面刻着十六个汉字:“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现在,许多贪官贪贿的数字竟然达到了“千万”的级别和标准了,到了这个地步,不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是那么的心安理得,就是进了监狱也不承认自己犯了罪,还是那么慷慨陈词,什么仁义道德,礼义廉耻的统统没有了。苍天有眼,闪电撕裂长空;江山有情,雷霆震撼大地,一切过后会重新归于平静,可到最后,那些贪利者又能给自己招来什么呢?


       倡导道义和仁义的社会和时代必然会有盛世出现。记得2002年,共和国总理温公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说过这样的话:“回溯源头,传承命脉,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话不用解释也不用多想人们就会明白温公的话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国外有许多的学者都认为,中国是唯一开始怀疑并抛弃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国家。众所周知,如果一个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要是消失了,那么这个民族也就灭亡了,我国历史上曾经强盛一时的大辽王国和契丹民族的消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在历史上曾有过三次破坏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事发生,一次是秦国,但强秦只存在了几十年;第二次是元朝,也只存在了百年,第三次是“文革”,但也只有“十年浩劫”的时间,可就是这十年,给中国人的身心带来的影响和后果都是巨大的。那么,我们如果用心去品味温公说过的话,就不难思索出其中的道理和蕴涵了。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不管处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背景,都不能因唯利是图而放弃仁义道德,如果一味的唯利是举、唯利是听、唯利而言的话,那么,发生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兄弟成恨、纲常崩坏、人伦丧失的事就是必然的了,那将是多么可怕多么可悲时代啊,当然,谁也不愿看到会真的会发生那样的事。我们的民间有这么个传说:在一座寺庙里,年轻的小僧人每天都看到寺庙的门前有很多过往匆匆劳碌奔波的人们,小僧人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天天这么忙碌,就去问德高望众的老僧,老僧淡然一笑说,这些人只是为了两个字,一个是名,一个是利。老僧人说的极是啊,生活在功利化的时代里,追逐功利的人们除了名和利还能做什么呢?

         目前,倡导反璞归真、弘扬国学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我非常赞赏这一举动,儒家、道家的思想是我们祖先的圣贤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蕴涵着博大精深的仁义道德、行为规范、修身立世、齐家治国和天下大同的思想,可惜的是,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却在一个时期内被我们中国人自己怀疑并摈弃了,为此我们也付出了沉痛而惨重的代价,走在街上,那些个摆摊售的书竟然是论斤卖,那么多的古典名著,那么好的书一斤只卖五元钱!有人说是这我们在教育领域里的重大失误,这话也不尽然,因为我们的失误不仅仅是在教育领域。可是恰恰是在这个时期,远在天涯海角大洋彼岸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却不远万里的到我们这里来学习,并把它当成经典奉为珍宝。索其根源,穷其奥秘,我们不得不为我们的先祖能留下如此辉煌的思想而叹服,我们又能有什么理由不倍加珍爱并潜心学习呢?佛经上说:放下执着,你就证阿罗汉果;放下分别,你就是菩萨;不起心不动念,你就是佛。多么希望国人能好好的系统的从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道德思想中获取益处,尤其是那些镇守一方的大小诸侯,还有那些拥有众多财富的富人们能从重利轻义的迷惑中走出来,真正懂得什么是礼义廉耻,多讲仁义道德,做到重义轻利,我们中国人的思想和境界说不定会有个显著的提高呢!






































??
.
发表于 2008-10-9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是该去思索什么是利什么是义了
发表于 2008-10-9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博学透彻,实在是...
发表于 2008-10-10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由于没有大块的时间,看了几次才读完,欣赏,学习
发表于 2008-10-11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精辟啊,田雨老师的观点和言语,会让每一个人有所领悟的。
盼望多些多写这样的多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