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依托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积极打造农业现代化玉田样板,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发展,让农业产业更兴旺、乡村颜值更亮眼、农民日子更红火。
“十四五”期间,我县粮食产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十三五”末的10亿斤和20034元,增长至2024年的10.37亿斤和26816元。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8.3万亩,蔬菜生产规模稳居全省首位,2024年种植面积41.5万亩,产量218.55万吨。目前,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达867家,服务面积81万亩,服务小农户16.52万户,数量在全市排名第一。2023年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重点县。
五年来,我县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惠及19个乡镇、332个村。基本实现全县可建设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立足全县农业发展实际和特色资源禀赋,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培育形成了粮食、蔬菜、瘦肉型猪等七大农业主导产业,打造了精品蔬菜生产区、现代畜禽生产区、特色中药材生产区,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带等“六区一带”发展格局。
同时,我县深入推进“宜居宜业 和美乡村”建设行动,已成功创建鸦鸿桥商贸文旅、郭家屯十里长山、孤树山水枣香、唐自头蓝泉翠谷4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陈家铺中华老字号1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区。示范区内产业发展类、乡村建设类项目协同推进,有力提升了村容村貌。
全县村庄现有村内道路总面积1386万平方米,已完成硬化1027万平方米,先后改造农村户厕108092座。为了实现产业兴、农民富,我县依托蔬菜产业大县,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大、河北农大等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制定了6项高于行业标准的规范规程和供京标准,引进春季包尖白菜、马铃薯、甘蓝等8个品类,100余个蔬菜新品种,发展供京蔬菜产业基地25万亩。同时,创建了玉田供京蔬菜区域供应品牌,并成功入选2025年京津冀区域供应品牌50强。
十四五期间,我县积累创建4个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1个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5家河北净菜授权企业,既保证了市民菜篮子,又增加农民收入。
来源:玉田融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