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文明标兵”的品牌效应和宣传效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自2025年2月开始,“文明标兵”评选发布活动将与“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活动结合开展,每月发布一期。
欢迎广大市民一起发现生活中的温暖与美好,如您身边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好人好事,请将线索推荐给我们,共同传递文明正能量。
投稿邮箱:ytwmb@126.com
2025年6月“月评学雷锋事迹”名单 孝老爱亲:都 爽 助人为乐:汪振利、杨 朔 敬业奉献:刘宝云、陈建权
都爽事迹 都爽,玉田县第一中学教师。去年4月份,都爽的婆婆被诊断为肺癌早期,都爽立即和丈夫从北京请来专家为婆婆做手术。在婆婆治疗期间,她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医院之间,完成一天的教学任务后,晚上又赶往医院陪护。在陪护期间,她每天都早早起床,为婆婆洗脸、梳头,照顾婆婆吃好早饭,照料婆婆如厕后,再赶到学校开始一天的工作。为准确掌握婆婆的病情变化,她准备了专门的记录本,详细记载体温、血压、用药时间等各种信息,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当婆婆食欲不振时,她精心准备流食,一勺一勺的喂给婆婆吃;婆婆术后无法下床上厕所,她就耐心细致地照顾婆婆如厕;婆婆晚上浑身疼痛难忍,她就每隔几十分钟起来一次给婆婆按摩放松缓解疼痛。婆婆出院后,她每天都变着花样的为婆婆做饭,照顾婆婆日常起居。婆婆由于手术声带受损很焦虑,她就四处打听给婆婆寻来治病的特效药。她的孝心在邻里间被传为美谈。
汪振利事迹 汪振利,玉田县绿城社区服务中心搜救队队长。自2019年加入绿城救援队,六年多的时间,无论是车辆亏电亏气救援,还是寻找走失老人和孩子,他总是冲锋在救援的最前线。为保障救援工作顺利开展,他主动发挥自身优势,用自家货车免费为救援队训练和应急救援运送装备,做好后勤保障。5月29日凌晨四点,一位老人意外走失,汪振利迅速组织队员在城区展开地毯式搜寻,同时借助朋友圈扩散寻人信息。当得知志愿者在海子村附近发现疑似走失老人的消息,正在附近搜寻的汪振利即刻联系确认位置,驱车前往。烈日下,他小心搀扶老人上车,打开空调为老人降温,并递上饮用水,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随后他将老人安全送回救援队指挥部,助其与家属团圆。截至目前,汪振利累计参加抗洪抢险、溺水打捞、车辆救援、寻找走失老人等志愿服务70余次,他用一次次善举,守护着群众的平安。
杨朔事迹 杨朔,玉田县林头屯乡东果各庄村村民。杨朔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虽学业繁忙却心系家乡。大一大二期间,每到寒暑假,他便化身村里孩子们的“公益老师”,免费为孩子们进行课业补习。为了让孩子们在假期里收获最大的进步,杨朔会提前与孩子和家长深入沟通,详细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薄弱点和需求。根据不同年级、学科的特点,他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个环节。有一次,他得知村里几个六年级孩子数学应用题失分严重,便专门制定教学方案,他从基础数量关系讲起,结合超市购物等生活实例,引导其分析关键信息、找出解题思路,帮助孩子理解。同时,他精心挑选合适的练习题,帮助孩子们巩固知识。在他耐心教导下,孩子们掌握了解题方法,数学成绩明显提高。杨朔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家乡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刘宝云事迹 刘宝云,玉田县唐自头镇人民政府科员。刘宝云扎根基层40年,用平凡坚守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1986年,刚从学校毕业的刘宝云毅然投身乡镇工作。当时交通不便,他凭借一辆自行车跑遍全镇19个行政村,车铃声成为与群众最亲切的“招呼”。40年来,他骑行近5万公里,车胎换了几十条,写满30多本笔记本,哪个村民住在哪里,哪个孤寡老人需要探望,哪段灌溉渠需要修缮,哪户村民的宅基地有纠纷,他都清清楚楚。他的办公抽屉里,有一本泛黄的“民情台账”记录着群众的大事小情,同事们说他是“活档案”,群众称他是“百事通”。2020年汛期,他凌晨4点冒雨查看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危;2022年抗旱,他连续三天蹲守田间协调抽水设备,累到嗓子嘶哑。临近退休,他仍坚守在秸秆禁烧、医保收缴等工作一线,走访老干部传递党的关怀。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刘宝云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把脚下的土地当终身考场。他的“自行车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成为年轻同事心中为民服务的标杆,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共产党员的时代答卷。
陈建权事迹 陈建权,玉田县中医医院科研管理科主任。陈建权在中医领域深耕16年,他凭借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在日常诊疗中,陈建权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精准运用望闻问切诊断病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许多饱受疑难杂症困扰的患者在他的精心医治下逐渐康复,重获健康生活。同时,陈建权热衷于中医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他经常走进社区、学校、机关开展公益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医养生知识、常见病症预防等内容。在义诊活动中,他更是冲在前面,免费为群众诊疗,普及中医理念。5年来,他带教年轻中医百余位,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助力中医传承。2023年,陈建权被聘为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24年被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的特聘教授,陈建权医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为社会传递温暖。
来源:文明玉田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