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4067|回复: 1

看看,玉田都有哪些奇葩村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4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P未知
玉田古称“无终””,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依志怪小说《搜神记》中“阳伯雍麻山种玉”传说更名为玉田县,沿用至今已有1300多年。千年古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玉田的村名也彰显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村名前冠以姓氏者特别多
玉田县的村名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在村名前冠以姓氏者为数特别多。这县有行政村700多个,以姓氏冠名的达460个,占村庄总数的60%还要多。其中,多数冠以单姓,如玉田镇的洪庄,最初为洪氏建庄,村里的主姓至今仍为洪姓;杨家套乡达王庄,系明朝永乐年间由南方迁来的王氏建庄,村内大部分人家都姓王。还有贾庄、张庄子、司家铺、潘家庄、李庄子等等都是以村中主姓为村名之冠。有的村庄是两个宗族共同创建的,则冠以双姓,如苗李庄,创建这个村庄的为苗姓、李姓两个宗族;还有朱廖庄、黄姚铺等等也是如此。随着年代的推移,有的村庄原来的主姓迁走或绝后,村庄的名称也往往被更换。比如杨家套乡的小套村,原名严家小套,系明朝末年严氏建庄于双城河旧河道内而得名,后来,裴、王等姓迁入,而严氏绝后,村名也便舍弃了严氏二字,改称“小套”。


部分村名还加入了立庄人的职业
有趣的是,在姓氏的后面,有些村名还加入了立庄人的职业。比如,亮甲店镇有村名为高木庄,潮洛窝乡有村名为王木庄,为什么村名当中有个木字?原因是这两个村庄的创始人都是木匠,原来村名就叫高木匠庄、王木匠庄,后来简化成现在这个样子。亮甲店镇有村名为肉张屯,立庄人姓张,而他的职业则是杀猪卖肉,村名由他的职业而来。亮甲店镇有村名为刘把式庄,立庄人姓刘,是个耍把式卖艺的,把他的姓氏和职业连在一起成了村庄的名称。杨家板桥镇有个王贺郎铺,原名为王货郎铺,建庄人是位担货郎挑儿串村卖货的,后来因为谐音才把货郎演变成了“贺郎”。顾名思义,散水头镇的邓铁庄、郭家屯镇的铁匠庄、陈家铺镇的铁匠铺,石臼窝镇的王铁铺,这些村庄的创始人都以打铁为业,挣钱糊口。

部分村名还可以看到封建权势影响
在玉田县部分传统村名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权势的影响。有些宗族有一人或多人做官,为了炫耀权势,就在姓氏后面加一个“官”字,如郭家屯镇邵官屯,是因主姓邵氏有人做官而得名;亮甲店镇杨五官屯,以杨姓为主姓,而杨氏在辽金时期曾有五人在朝做官,故名;亮甲店镇大韩庄原名万泉庄,因村旁多泉而得名。明朝嘉靖年间,韩氏先祖弟兄四人奉诏由河南彰德府大韩庄迁到这里定居。韩氏奉诏而来,权高势大,强行将万泉庄改名为大韩庄(也称韩各庄);唐辛庄原名李新庄,李氏在这里聚居。清朝乾隆年间,玉田东关有个叫唐辛的人,迁到这里定居,依仗户大人多,有权有势,强行将村名改为唐辛庄。徐家屯原名卢家屯,明朝万历年间,徐氏出了太监,依仗权势,卢家屯被改为徐家屯。窝洛沽镇刘厨庄原名东沙沟,清光绪年间,村里有位姓刘的厨师在宫庭做饭,村名也就改为刘厨庄了。

部分村名还可以看到清初 “跑马占圈”痕迹
仔细阅读《玉田县地名志》,还可以找到许多清朝初期推行“跑马占圈”野蛮政策的痕迹。彩亭桥镇有个洪陈府村,始建于明朝,因建庄人姓程,所以定名为程府。清朝初期,有个名叫洪承畴的大臣将这个村子圈占,把程府村改名为洪家程府,后来讹作洪陈府。洪承畴何许人也?他原是明朝晚期的重臣,官居兵部尚书、蓟辽总督之职,后被清军俘获而屈膝投降,估计他所圈占的土地至少也得在百顷以上。与洪陈府相距不远的甄家定府、小陈府等村也是满族聚居村,当年很可能也在洪承畴圈占范围之内。

一些村名由历史传说而来
玉田县内还有一些村名是由封建帝王或其他历史名人的传说而来。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东征高丽,凯旋而归时曾经路过玉田,由此产生许多民间传说,于是乎,县内的很多村名都与唐王征东联系起来。比如城东12.5公里处的亮甲店,据说是因李世民路过此地时遇上大雨,并在此处亮晒凯甲而得名;城东5公里处有村名为琵琶营,是因李世民所带的琵琶队曾在这里宿营而得名;玉田城北的谢甲庄,是因李世民曾在此地卸甲休息而得名。亮甲店镇的小韩庄、韩家林、小营这三个村子都与“辽国大都督韩昌”的传说密切相关。相传,小韩庄是韩昌的老家,韩家林是韩昌放马的树林,小营则是韩昌练兵的营地。散水头镇王官铺村村名的来历更为奇妙。相传,此村原名为王寡妇村,清乾隆初年刘氏先祖迁入,并与王寡妇结为夫妇。后来,朝中国舅关希武路过这里,见这里土肥草美,企图占为己有。刘氏先祖便赴京求刘墉相助,刘墉制服了关希武,并且送给村里两盏宫灯,悬挂庄前,用以表示这里乃是内官宅第,任何人不得侵占。林西镇西迷王会村之所以起了这样一个古怪的村名,是因为燕王扫北时,有一个王子曾经在这里迷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至于上述传说是真是假,今人已经很难考证了。

为什么玉田不少村名带有“桥”字?
玉田境内不少村名带有“桥”字,比如丁家桥、江家桥、杨家板桥、刘家桥、李家桥等等。这些地方究竟是先有村名还是先有桥名?答案是先有桥名。其时间顺序应该是:远处迁来的人们,或一家一户,或光杆一人,选择河道旁无人居住之处安家落户,算不上村落,也没有村名,充其量也就是个居民点吧。为了生产和生活的方便,他们在河道上搭起简易的桥梁,并把自己的姓氏冠在桥名之首。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繁衍,人口大量增加,村落初步形成,也便以桥名为村名了。反过来说,没桥的村庄,或尚未建桥的村庄,绝不会在村名后面加一个“桥”字的。以彩亭桥镇为例,在金代晚期,曾任学士之职的杨绘(字彩亭)退休回到故乡,定居于蓝水之畔。当时,那里只有三五户人家,连个村名都没有。他为了来往行人的方便,自己出资出力在蓝水(今称蓝泉河)上筑起三孔拱券石桥,人们为了感激他,给这座桥起名为彩亭桥。后来,到这里居住的人越来越多,才有了彩亭桥村。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这里才形成集镇。
微信图片_20230214160338.png


很多村名用上了山、河、泉、坎等字眼
构成村名的另一个要素是地形、地貌。仔细阅读《玉田县地名志》就会发现,很多村名用上了山、河、泉、坎等字眼。林西镇有个黄土坎村,原是明朝永乐年间刘、宋两家立庄,所以起了个村名为刘宋村。后来,因为该村位于兰泉河东岸,常闹水患,就在河东岸用黄粘土筑一大堤,在堤上建房居住,故此更名为黄土坎;临河庄是山东章丘县百草坡的李氏迁到这里所建,因为建于兰泉河畔,所以起名为临河庄。林南仓镇的后湖定府是因村址位于后湖岸边而得名,杨家套村是因村址位于双城河已被废弃的河套之中而得名,西高丘村是因村址位于一片地势较高的土岗之上而得名。至于位于半山区的螺山、峰山、马头山、四角山、小泉、大泉等村名,都是因村旁或有山、或有泉而来。

为什么不少村庄带“树”字、“林”字?
玉田县村名中,带“树”字、“林”字的为数不少。这是为什么?原来,在几百年、上千年以前,这县境内分布着许多古树、古林。比如,在县城东南、林南仓镇北曾有一片狭长的林带,东北西南走向,原名为偏林,后被金世宗改名为“御林”,玉田镇的林东村是因为坐落于这片树林之东而得名,林西镇的林西村则是因为坐落于这片树林之西而得名,林南仓镇则是因坐落于御林之南、并建有义仓而得名。亮甲店镇有村名为韩家林,相传,那里曾有一片树林,乃是辽代望族——韩家庄(小韩庄)韩氏放马之处;虹桥镇内有前后两个独树村,村名来自于一株酸枣树。直到清乾隆年间,该村一分为二,南面的村子名为前独树村,稍北者称后独树村。虹桥镇湾柳树村为元代建村,原名团临屯。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有位将军带领一拨人马由此路过,在小河边休憩时,将一包珍贵的物品放在河边的一棵弯柳树下。突然探子来报,前面军情紧急,将军一跃而起,匆匆上路,却忘了带走那包宝物。战斗结束后派一小校回来寻找,小校不知村名,只是打听哪里有弯柳树。经村人指点,终于在弯柳树下找到了将军的宝物。村人见这棵弯柳树可以成为本村的标志,便将团临庄改名为弯柳树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弯柳树讹写成湾柳树。孤树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村名来源于村北山口上的一株孤柳树;香椿园村是明末建庄,因为此地有一片香椿树而得名;还有一个村庄,村后曾有一株高10丈(约等于30米)、粗八尺的杨树,因为该村位于这株大树的前头,得名为杨树头村。此外还有潮洛窝乡的柳沽、鸦鸿桥镇的桃花庄等村名都是因树、因林而来。

尾字为“铺”的村子多分布在南部低洼地带
尾字为“铺”的村名大多数分布在玉田县南部低洼地带。明朝初期,当各地移民蜂拥而至时,富户被安排在自然条件较好的“上岗子”,他们可以建造高房大屋,安家落户不成问题,穷人大多在“下洼子”落脚,搭个窝铺以避风寒。铺,也就是窝铺的简称。聚成村落后,一般是用始建人的姓氏冠在村名之前,而用“铺”字作为村名之尾。比如王铁铺,明朝永乐十九年(1421),王氏先祖从安徽省凤阳府迁到这里搭窝铺立庄,并以打铁为业,故名王铁铺。虹桥镇有个小李铺(属仙鹤村),立庄人姓李,初到此地时搭窝铺居住,加之村小户少,所以定名为小李铺;董家铺的立庄人姓董,乃是从山东来到这里逃荒的,初创时期,窝铺就是他唯一的住处,村名也便由此而来。
但是,这并不是说村名后边的“铺”字全部来自于立庄人的窝铺。我县北部村名中的“铺”字,均与窝铺无关,而是“急递铺”的“铺”。急递铺是与驿站配套的,每10里、或15里设一铺,其职能是传递官府下达的文书,随到随传,风雨无阻。比如城东的八里铺、十五里铺、二十里铺等村名,都是因为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曾经设过急递铺而得名。

有的村名几经变动
玉田县大多数村庄自定名之后从未改变,有的村名则因种种原因几经变动。比如玉田镇的邦道庄,原名阮家场坊,是城内阮家收秋打场的地点,周围居住着几户人家,都是阮家的长工。清代初期,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不再是阮家的产业,原名也就不再使用。到嘉庆年间,这里形成聚落,取名为辛庄子。后来知道本县早已有了这个村名,加之这个村子位于从玉田去往鸦鸿桥的大路边,所以又改名为邦道庄。又如亮甲店镇亮水桥村,原名太平桥,坐落于双城河一条支流的北岸。不知何年何月,村民在小河上修建了一座桥,水被桥阻,积水一片,每逢晴天,河水在太阳或月亮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于是人们称此桥为亮水桥,村名也依桥名改称亮水桥。

为什么这多村名中含有“定府”二字?
在玉田县传统村名中,重复最多的是“定府”二字。玉田镇有北定府、东小定府,杨家套乡有大定府、小定府,窝洛沽镇有东定府庄,西定府庄,孤树镇有定府庄和小定府,林西镇有西小定府、小定府后街,虹桥镇有村单名定府,还有个村子原名狼窝小定府,现在改名为虹定府。有的村庄在定府前冠以姓氏,如玉田镇的曹定府(原名曹家定府)、彩亭桥镇的甄家定府、郭家屯镇的范家定府;有的村庄在定府前冠以地形,如唐自头镇的蟒山定府,是因村庄位于蟒山东侧而得名;林南仓镇后湖定府,是因坐落于后湖一侧而得名。此外还有陈家铺大定府(原名狼窝定府),林南仓镇的五家定府……加在一起,带有定府二字的村庄将近二十个。《玉田地名志》分别记载了这些“定府”的来历、含意及演变过程,但有一个问题叫人百思不得其解:人们为什么对“定府”二字情有独钟呢?

少数村名来源特别
彩亭桥镇的四合桥村,为唐代肖氏建庄,名为肖家土桥。明代初期,肖氏绝后,党、吕、王、韩四姓仍用原名。民国四年(1915),四个宗族闹纠纷,一直闹到县政府,经多次调解才消除矛盾,握手言和。于是,人们取“四姓永世和睦”之意,将村名更名为四合桥。又如杨家板桥镇的东、西贤德城二村,乃是郭氏先祖于明朝永乐初年移民立庄,因立庄人的母亲非常贤惠,而“郭”字又有“城郭”之意,所以取名为贤德城。

部分村名来历:

陈家铺(陈家铺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立庄,由陈氏先祖所建。曾因陈氏弟兄四人理事公正,时常代人书写诉状和调解纠纷,人称陈宅“小衙门”,故村名陈四衙铺,后改称陈家铺。

辘轳庄(郭屯镇)
此村建于金代。明“燕王扫北”时被洗,后马氏从马家店迁此立庄,将村建在山脚下。由于历来缺水,村人盼水。认为有辘轳就可以把北山里的水官寺的水取来,故定名辘轳庄。

八间房(孤树镇)
明“燕王扫北”时,张氏迁民立庄,定名小张庄。后因附近几个张庄,混淆不清,就依据该村建庄时只盖了八间房,改称八间房。

仙鹤(虹桥镇)
明朝初年建庄。原为刘家铺(刘姓)、南场(黄姓)、线壕(王、吴等姓)四片分散居住,一会办公,名永安会(包括小李铺)。后人口增多,三村逐渐连成一片(小李铺除外),合为一村,因村址低洼,壕沟环绕,统称线壕。1923年谐音改称仙鹤。

王家楼(石臼窝镇)
明初建村。王氏先祖随“燕王扫北”迁此搭窝铺定居,称王家窝铺。后王姓出了太监,在村中建一幢小楼,故改称王家楼。

于蛮铺(窝洛沽镇)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寇氏由山东寇家庄迁此定居。旧时当地人称南方人为“南蛮子”,又以捕鱼为生,故名鱼蛮铺。后同音改称于蛮铺。

窝洛沽
明代建村,原名“沃乐沽”,取建庄在还乡河的沽口旁,土地肥沃,企盼安居乐业之意。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重修万善桥碑记》文字所记,已谐音改称“窝洛沽”。其改意不详。

鸦鸿桥
相传,唐宋时,今蒙姓已在此定居,此地还乡河上曾建有大石桥一座,名为“雅鸿桥”,“雅”为正,“鸿”为大之意,即正道大桥。“雅鸿桥”后来毁于洪水。古时“雅”与“鸦”同,后写作鸦鸿桥。

马头山(玉田镇)
相传村西有条南流的古河道,是辽肖太后时的运粮河,并在此建有装卸码头(古时“码头”写为“马头”)。因村建于燕山脚下,运粮河码头旁边,故得庄名马头山。后因村西另建一村,称西马头山,故该村改称东马头山。

大赵官庄(潮洛窝乡)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赵氏移民立庄,取名赵家窝铺。清初,梁氏迁入,跑马占圈,引起赵、梁两家纠纷,经官府判决,赵家土地不许再被圈占,并将村名改称大赵官庄。

富乐村(玉田镇)
原为西八里铺、哑巴张庄两个自然村,西八里铺系明“燕王扫北”时,刘姓建庄。根据东距县城八华里,建在古急递铺旁,称西八里铺。哑巴张庄系清初张姓建庄。因张姓迁此途中摔成哑巴,故称哑巴张庄。土改时将两村合并一起,为求共同富裕康乐之意,取名“富乐村”。

起家营(窝洛沽镇)
此地原为还乡河水路码头,船夫、搬运工人多暂居于此,故名客家营。公元1912年后取此地可发家致富之意,更名为起家营。

桥口娄庄(林西镇)
明嘉靖初年(公元1522—1532年)建庄。由山东迁民崔氏来此给西迷王会娄家做佃户起,逐渐形成村落,以此取名娄家窝铺。后改称娄庄子。因附近还有娄庄子,为防止混淆,依据村南有四孔桥,改称桥口娄庄。

散水头(散水头镇)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陈、王两姓移民立庄。因村北有从北向南流的青沟水,至此而四散漫流入双城河,以此得名散水头。

十五里铺(亮甲店镇)
明初,崔、唐、郝三姓立庄。此地距县城十五华里,官府在此设有传递信息的烽火台(俗称墩台或狼烟墩)和急递铺,以此定名为十五里墩。**战争时期,改称十五里铺。

天齐庙(虹桥镇)
明代建村,原名“民庄窝”。由于村西东岳庙(早年已毁)显赫,远近皆知。当地人又习称天齐庙,便逐渐替代了庄名,称天齐庙。

营房(玉田镇)
清初建村。1644年清兵入关,在玉田县城西荒原建驻防营。形成村落,遂得村名为驻防营,俗称营房。因地处县城西,又称西营房。1947年解放后土改时建政,定村名为新立村。1988年4月经县政府批准,更名营房。

珠树坞(虹桥镇)
宋代建村。因村址座落九龙河两岸,地势低于四周,沿河两岸树木丛生,故得庄名秫树坞。后因长出一株高大白杨树,村人以为是兴旺的象征,遂改名为株树坞,后又写成珠树坞。

桃花峪
桃花峪,位于唐白头镇北部。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夏、黄二氏逃荒至此,在山谷里定居建村,故名逃荒峪。清末,人口增多,又觉村名不雅,为此谐音改称桃花峪。

东左撇
东左撇,位于窝洛沽镇东北部。该村明初鄂氏所建,称鄂庄子。清康熙初年(公元1662—1672年),刘氏先祖名士元由通州北霸青沟讨饭到此,被鄂家招赘为婿,继承家业,为不忘原籍,改村名为东沟。战争时期并入左抛(撇)庄,土改时又分开,因该村居东,称东左抛。现改正为东左撇。

场楼庄
场楼庄,位于鸦鸿桥镇南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蒋氏先祖一支由山东迁此与孟氏为邻,以姓氏定名孟蒋庄。清雍正年间,村西建座看青楼,又有玄湖泉水流经此庄,改称长楼庄。清道光年间,村北有块场地,有场有楼,故称场楼庄。

二庵子
二庵子,位于石臼窝镇中部。明永乐末年(公元1424年)建村,原名张新庄。由张氏先祖从山东迁此所建。明朝末年与孙庵子、前庵子、后铺合并,统称孙庵子。1949年分开,因该村是合并时孙庵子的第二条街,故称二庵子。

洪陈府
洪陈府,位于彩亭桥镇东南部。明末,程氏建庄,定名程府。清初,总督洪承畴将此村占为已有,更名洪家程府(清庙中古磬上记载)。后简化洪陈府。

渠梁河
渠梁河,位于杨家套乡东部。唐代史氏建庄。村以河名。古时还乡河叫“巨梁水”,“巨梁”音“渠梁”,还乡河从丰润县入玉田县境的西流段,称渠梁河,作为村名。

三乐台
三乐台,位于唐自头镇东部。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吴、马二氏立庄。因村南有三座楼台,故名三楼台,后因楼台倒塌,改名三洛台。清初,又因洛字不吉利,改成三乐台。

双龙庄

双龙庄,位于郭家屯镇东南部。清康熙年间,张氏立庄,郑氏迁入定居。此村地处张家围、田家围之北,大、小狼虎庄之南,为威镇狼虎,解狼虎之围,依两姓同居一村,故定庄名为双龙庄。

松官屯
松官屯,位于玉田镇北部。明代孙氏建庄。因孙氏在朝为官,故得名孙官屯。清初,京城王姓在村东建有墓地(今此地仍称京王坟),周围栽满松树,树多成林,远近可见。因“松”、“孙”音近,有人把“孙官屯”,叫成“松官屯”。1921年正式称松官屯。

唐自头
唐自头,位于玉田县西北部。为唐自头镇人民政府驻地。相传,唐太宗东征时,王、陈二姓立庄,庄建在陀龙寺西北200米处。传说陀龙山(也称沱头山)山脚下有山泉。泉水来自村底下,又为兰泉河源,即唐水源头,因而得庄名唐水头。也称唐子头,今称唐自头。

三户庄(玉田镇)
明末,杨、李、武三户于此建庄,因故取名为三户庄。

五里渠(鸦鸿桥镇)
清乾隆年间,还乡河于田庄处决口,河水西流直下,敞口十八年,冲出一条渠道。牛各庄许氏迁至决口处西五里许,渠旁定居,故名五里渠。

五马桥(郭家桥乡)
清乾隆末年黄氏建村。因庄西有一桥,为官府抓捕在此地的五个“响马”没收的脏银所建,故得村名五马桥。

六家铺(石臼窝镇)
明末张姓在此建庄。因此地为芝麻窝陆家所有,便以主人姓氏定村名陆家铺。后因“陆”字有“路”、“六”两个读音,清末,陆家铺逐渐演变为六家铺。


九丈窝(潮洛窝乡)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杨氏移民立庄,取永居此地之意,定庄名久占窝。后因流涧头严占鳌在该村东河堤旁建一座砖瓦窑,曾有“蘸洒烧窑终会把酒(久)蘸(占)干”之说,故更名为九丈窝。


十里坨(散水头镇)
村名来历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法是此地处在十里青沟水的正中段,老王庄等地流来的青沟水到此汇积后,向南流经今青庄坞(原称青沟庄)、散水头四散漫流,入双城河。以此命名为十里坨。另一种说法是在一年冬天,一个背两尊铜佛的人天亮前到此,在青沟水旁遇雾迷失方向,取名失迷沱,后谐音改称十里沱。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后,又改为十里坨。

东贾庄(窝洛沽镇)
东贾庄,原名贾家府,由明代贾姓驸马或太监所建。贾氏因谋反罪被朝庭抄斩后,张氏迁入,改称贾家庄。后因常与还乡河西贾言庄混淆,改称东贾庄。

关后(玉田镇)
关后,原与东关为一个村。清朝光绪年间,在武街门为官的此村人高凤瑞与东关会首不合,遂以东关分出独立建政,初称“东关后”,后简化称“关后”。

道好庄(窝洛沽镇)
明永乐初年(公元1403—1405年),何氏奉诏由山东迁此,在一条宽阔平坦地势较高的大道旁定居建庄,故依此道取名道好庄。

芝麻堼(窝洛沽镇)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李姓建庄。此地有一条大埂,广种芝麻,故取庄名芝麻埂。后改称芝麻堼。

红苇厂(窝洛沽镇)
明“燕王扫北”时,王氏立庄。此处为一大片荒苇场,借此取名洪苇厂,后同音改称红苇厂。

芝麻窝(石臼窝镇)
明初,孙、陆二氏迁民立庄。因村民多在村北高地种植芝麻,故名芝麻窝。

罗卜窝(潮洛窝乡)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李氏迁民搭窝铺立庄。当时因为立庄处缺水,挪窝铺至现址,故名挪窝铺。后谐音改成罗卜窝。

青石塘(孤树镇)
清康熙初年,徐氏迁民建庄。原以山沟居住安定,取名太平庄。后因在东山开石头,石塘的石头多为青色,人称此地为青石塘,逐渐取代了原庄名。

梨园(大安镇)
明朝中期,高姓迁民在此定居,为石河宋氏看果园。因园里梨树较多,人称此果园为梨园,并逐渐代替庄名。

碱场(陈家铺
明崇祯四年(公元1 631年),由马氏迁民立庄。当时此处是一片盐碱地,以此得名碱场。

后油坊(鸦鸿桥镇)
此村原为朱家桥后街。清初只有五户人家,后人口增多,发展成两条街。1961年单独建村。因居朱家桥北,有过油榨坊,定名后油坊。

鸭子峪(郭家镇乡)
清道光年间,杨氏立庄。村建在四周环山的山谷地带,西山坡下有一眼马蹄泉,泉边常有野鸭子饮水留下的爪印,为此村民又有金鸭飞落此地传说,故定庄名为鸭子峪。

杏树峪(郭家镇乡)
清道光年间,梁氏立庄。因村建在山谷地带,山坡上长满杏树,故定名杏树峪。

挂面高庄(郭家桥乡)
明万历初年立庄。由马氏迁民所建。村以建庄人做挂面,手艺高超,而得名挂面高庄。


发表于 2023-2-19 2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杨元帅营也有典故,希望在以后也能得到文化传承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