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055|回复: 0

【唐山(玉田)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作品选(192)】-----自然风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1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P未知
自然风景
作者:王东宇
微信图片_20220711112623.jpg

       自然风景,换句话说,就是原汁原味,没有加工过的原生态的天然风光,一般在险远、人迹罕至的地方。那是向往自然,热爱自然的人神往之地。那是圣洁心灵休憩的地方,空气清新,绿意摇曳,深沉如佛,清风流淌,气韵悠扬,沧桑之间,远离人世的繁华与落寞。
       山中风暖树生烟。炎夏的阳光,火一般的普照,树林之间,丝丝然,飘飘然,升腾一缕轻烟。此烟如梦,亦似花,树梢筛下阳光雨,诗意自然,清丽风景,诉说自然不老的传奇和曾经的故事!被生活锻打的身心俱疲之时,回到自然风景里,眺望绿草和山水环绕之地,借清静之地来歇歇脚,疗疗伤。
      人们常说,有水的地方,就有了灵性。水的灵动,让山脉有了生命的律动,也让林木、草地多了些绘画的造型和色彩,也多了些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山中之水,来自夏天的雨,雨水滑下山坡,聚集峡谷,顺势而下,形成瀑布。水的欢快流淌,突然的跌落,粉身碎骨,然后又是欢快的流淌……瀑布的经历令游人着迷。几场绵绵细雨后,山林里响起此起彼伏的蝉鸣,于是,一个由唐代诗人髙骈所描绘的“绿树荫浓夏日长……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山中盛夏已来临。
       自然风景是休闲的场景。人的心态能否发生变化,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最终取决于所在的环境及与什么人在一起!在自然风景里行走的人,追求的是放松、休闲、平和!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的发生,这就是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见识广了,便减少偏见,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自然风景是追求的目标,也是一种人生状态。有个叫朱兆瑞的人出了一本书《只有出发,才能到达》讲的是2002年,他用最佳性价比的理念,开启了一次不平凡的环球旅行:三千美金,七十七天的假期,行走了世界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十年间,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留下他的足迹。他用行动实践着——环游世界,语言、金钱、时间、鉴证、住宿都不是问题,真正制约我们的,是自己内心的勇气和信念。旅行不在于尝过多少美食,看过多少良景,重要的是,能改变看世界的态度和人生的宽度。他的理念来自观察过的山中之水奔向大海的演示,尽管有的半路上蒸发,但是也完成了升华。
微信图片_20220711112636.jpg
      自然风景中的绝妙景观——山中“看果”,生长期隐藏在茂密的树顶的绿叶间,默默的生长,不被人发现。秋天收获的季节,金黄渐渐退去,成熟的果子傲然挺立于树尖,高远、美艳、深沉,成为独特的一道风景。“看果”前期隐蔽,躲过人们的视线;后期高远,人们无法采摘,阐释低调的妙处。作为旅行者,我远远地观赏,内心谴责自己,多次来到这里,熟视无睹,缺乏发现美的办法与路径,错过了,欣赏美的发育过程。“看果”美丽的梦境,拒绝接近,接近了就想采摘,采下就想吃掉,破坏了美景。“看果”使记忆不停地刷新,幻觉不停的遗忘,模糊不清的是树梢上的初绿吞吐不明。“看果”清清楚楚地演示果树的生存与命运。“看果”如此,人生亦然。
      自然风景,人过留痕,存储人文主义的精神,关键在于发现、选择,是眼睛发现了火,才有光的赞歌,是心灵发现了美,才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养成阅读风景的习惯,美景心中存,给自己营造一个几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营养内心,平息烦恼,在幽静中保持超然的境界。
微信图片_20220711112643.jpg
作者简介:王东宇,河北玉田县人。早年受教于鲍昌教授、孟繁华博士,先后在《唐山文学》《唐山劳动日报》《辽宁日报》《江河文学》《中国旅游报》《中国文化报》》《诗刊》《当代人》《北方作家》《河北日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九百多篇(首)并多次获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