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功不在高,平安就行。绩不在深,提升则灵。斯是职场,惟吾欢欣。密集下通知,名词多创新。谈笑有会议,文件发不停。可以拍照片,改字形。无问责之乱耳,无实干之劳形。上级给褒奖,下属忙不停。长官云:何累之有?
【解读】
轰轰烈烈反“四风”,民众拊手称快。相对于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群众厌恶程度和打击成效,形式主义反而更容易被忽视,在诸多“接受调查处理”案例中,肇端于形式主义的似乎并不多见,因此似乎风险更小,让冒号们乐于采用。但其实,形式主义的危害同样不容小觑。
有一句口口相传的俗语:“形式主义要不得,必要的形式不可少”。形式是事物的外观、外形,也指办事的方法。形式来源于仪式,其实是一种宣告方式,是为了增加趣味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采取的必要表达方式。有些工作的也的确需要必要的量化指标来衡量考核,因此必要的形式有时也是督促工作的标尺。
形式主义则是一种只看事物的表象而不顾本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它违背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初衷。形式一旦成为主义,就会把形式当成目的,不但令人生厌,而且毫无效率。形式主义从根源上来自于官僚主义,上级不切实际的拍脑门决策,往往因为脱离实际,为基层实际操作者制造障碍,下级难以完成,只能依靠投机取巧。形式主义者为了达到功利目的,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欺上瞒下,制造哗众取宠的名词,推行阳奉阴违的举措,那些假情况、假数字、假材料、假典型,那些无用功的“零报告”,那些对字体字号的要求,那些虚假应付的大场面,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那些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剪彩活动,诸如此类,使工作疲于应付,满足于过关,无暇顾及效果如何。
形式主义人人觉得无奈,但又似乎人人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参与其中。形式主义不断花样翻新,有增无减,给生活带来苦恼,对工作造成干扰。但有些人面对形式主义,虽然知道徒劳无益,但出于怕触动自己的利益,看破不说破,把形式主义推向新的高潮。
形式主义的滚滚洪流,其实并不完全体现在工作场合。民间的形式主义,其实是滋生形式主义的文化土壤。从“到此一游”的文物涂鸦,到虚张声势的婚俗陋习,从充斥抖音快手的无聊视频秀,到重达数吨的巨型豆腐、除了制造浪费,为不良炒作张目,其实毫无意义。因此,民间的形式主义,同样值得警惕。
形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顽疾,当然不会主动投降,自行消遁。职场形式主义令人唾弃,但摒弃形式主义,却是每一个人的职责。
但愿形式主义能够早日被大家埋葬,让本文成为它的墓志铭。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