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历史文化名人丨韩德让:辽代名臣 功业卓著
韩德让(941年—1011年),辽代政治家,今玉田人。10世纪时拥立辽圣宗即位。皇帝年少,韩德让与萧太后共同主政、监国,整顿并革新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并参与同北宋订立的“澶渊之盟”,官至大丞相。 唐朝末期,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被契丹人俘虏到辽国为奴,到了韩德让父亲韩匡嗣时,由于能征惯战,成为辽国一员不可多得的战将。韩德让自幼受家庭影响和父辈熏陶,智略过人,深明治国道理,并且有勇有谋,为辽国立下战功,萧太后更是赏识他,后来成为辽的“摄政王”,担起辽国发展的重任。 乾亨元年(979年)年秋,辽皇帝病死,韩德让与承天皇后萧绰密议,剥夺了觊觎皇位的各路诸侯兵权,立12岁的梁王隆绪为皇帝,是为辽圣宗,尊圣宗生母萧绰为皇太后,摄国政。韩德让总理宿卫事,参决大政。 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韩德让与萧太后决策与北宋订立了“澶渊之盟”。史家评价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双方长达百年的军事冲突,双方进入长达120多年的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双方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之后,韩德让官至大丞相,总知南北院枢密使府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正月韩德让卒于军中。赠尚书令,谥“文忠”,建庙乾陵侧。 韩德让是辽臣中辅政最久、集权最多、宠遇最厚、影响最大的一人。在改革制度、改善契丹族和汉族的关系、维护辽宋盟约,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都起了重大作用。《辽史》将其比作“曹公辅汉”“伊尹匡商”,说他“位兼将相,其克敌制胜,进贤辅国,功业茂矣。” (唐山历史学会王振良搜集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