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07-10-24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支持!!! 
 
   
        电影《无间道》里,梁朝伟与刘德华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一家音响店。他们之间有一个经典的对话: 
   华仔:请问,有没有人啊?  
   伟仔:什么事啊?  
   华仔:哦,没有没有,我想试试这个。  
   伟仔:你用什么喇叭? 
   华仔:没有,有什么好介绍?  
   伟仔:这部,标准的港产货,一万多,加上一千多的本地线,抵得上十几万的欧洲货,高音挺,中音纯,底音沉。总之一句话,就是通透。来,过来。  
   音乐声:(蔡琴《被遗忘的时光》) 
   伟仔:感觉到没有,就好像在你面前唱一样。  
   华仔(从一边拿了另一个喇叭):来,你试试这个,听老音乐呢,用这个比较好。 
   任何一个音响发烧友看到这里,相信都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音响,如同影片里黑帮贩卖的毒品,一旦沾上,就会变成一种《无间道》主人公之间的那种宿命。在起步的时候,也许仅仅只不过是数百元的WALKMAN或MP3,终点呢?没有终点。从整机的CD、功放、喇叭、信号线、电源线,一直到机子里的保险丝、电位器、电容、电阻,每一个环节都有不断升级和无穷折腾的余地,以满足耳朵对声音的越来越夸张的欲望。花几千块钱买3只木头钉子,垫在CD机的下面,这会被视为非常理性的行为。香港的烧友,用超导材料做信号线,价值一百多万港币。梁朝伟向刘德华介绍的那万把块钱的器材,在老烧的眼里只能是个笑话。看来,长在人身上的任何一个感觉器官,只要给它一线机会,就会孜孜不倦地寻找有效突破..... 
                                                                                                                                                                   摘自严锋的《好声》 
 
 
 
 
器材: 
      音箱: BOSE 2.2     
            功放 :YAMAHA  CA600     
            CD机:   MARANTZ 63SE 
             LD机:先锋360 
             声卡:Creative SB Audigy2 ZS 
 
[ 本帖最后由 受伤的小鸟 于 2007-10-24 13:2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