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993|回复: 2

王 铎:孤岛现象”——试论20世纪30年代文化名人聚居青岛【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9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孤岛现象”——试论20世纪30年代文化名人聚居青岛 


作者:王 铎
来源:中国 青岛 史志办网站 http://www.qingdao.gov.cn/n15752132/
发布日期:2011年10月11日


20世纪30年代,来自于全国的知名作家、术家艺、教育家和科技工作者纷纷移居青岛,出现了一种可喜的“孤岛现象”,也为青岛后来的文化建设和科技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试图从当时的社会形态、文化传媒、教育体系、殖民色彩和都市风貌等领域,来研究这一“孤岛现象”。研究当时的城市空间对于这些文化名人的“适宜度”,以期为我们现在新青岛的发展所借鉴。 城市是文化的产物 关于城市的概念,我国古代和现代对于“城市”一词的诠释是基本一致的,或者根据文化含量的不同,多少有些差异。比如,在古代,一般将是否有城郭、官署、商业作为城市的基本标志。而在现代,城市的概念显然体现了更多的文化、教育和科技色彩,城市被现代文明扩大了,城市也不再需要城墙来确定其方位和范围,城市已经代表着一种立体的、集约的、互动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如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出现的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口岸城市,就具有了某种“互动性”的关系。而青岛这座城市的形成,尤其是在19世纪末的德国殖民者占领时期,也是具备了这种“互动性”的关系,并且因为殖民色彩和外来文化的渗透,直接影响着青岛的人口素质,影响着青岛的社会形态和环境,更影响着青岛各个时期的人才流变。确切地说,至到今天,这种城市文化的东西还在强烈地刺激着我们这座现代城市,为我们的现代城市打上某种历史和文化上的烙印。如全国著名品牌企业“海尔”,就是我们的现代工业与德国现代工业结合的产物。所以说,一座城市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内涵,是这座城市长时期人才集聚的产物。就现代的城市空间而言,可以涉及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可以是文化的,如报刊杂志、电视媒体、图书馆、博物馆、出版社、影剧院。可以是城市风貌方面的,如风景名胜、房屋街道,甚至公园绿地、街景雕塑。可以是经济的,如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城市的经济特色。还可以是政治的,如某个时期政治清明,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清楚,与其他城市,甚至国外的发达城市交往密切等等,这些都属于城市空间。而20世纪30年代,全国有那么多的文化名人、专家学者“进驻”岛城,正说明了当时青岛的城市空间是非常广大的,为他们提供了可以施展抱负和才能的大舞台。如老舍在这里写出了《骆驼祥子》和一系列短篇及美文,假如当时他不在青岛,或者在青岛,又不在国立山东大学当教授,能不能有这样的鸿篇巨著还很难说。因为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这是时空和环境与人的统一。再大的学问家,离开上述的这些特定因素,所创造出来的业绩是不一样的。从这种意义上说,简略回顾一下青岛城市形成的历史,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文化名人与社会背景 自1929年至1938年十年间,是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青岛时期。这个时期,青岛的文化、教育、科研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伴随着我国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青岛已成为现代文人、墨客、教育家和科学研究人员群英荟萃的地方,成为我国仅次于北京、上海和重庆的文化中心城市之一。 1929年4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派员从北洋军阀手中接收了青岛,将“胶澳商埠”改为直属南京政府的“青岛特别市”。此时的青岛,已将即墨的一部分和崂山全境划入市区,城市规模比以前有所扩大。建置的不同,区划的扩大,掌权者又是一些具有新思想的民主主义者。他们脱离了封建旧军阀的桎梏,顺应了时代潮流。故青岛作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口岸,真可以算得上是各种思潮相互涌动,百废待兴的一座现代城市。有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或者说是一种文化上的标志,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即当时的许多文化名人、包括教育家和科技工作者,均竞相来青岛工作。这使得青岛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德日殖民统治之后,又吹来了一股新文化的春风。究其原因,大约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国民党南京政府刚刚建立,全国各大城市由于刚从军阀手中夺回来,旧军阀打倒了,新军阀又产生了,故军事磨擦不断,势力范围还需要重新划分。而青岛就不同了,它一直牢牢地控制在东北军的手中。从1897年德国人在青岛登陆,经过了短暂的日德战争,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青岛的社会状况基本趋于平静。所以,青岛即被许多文化名人视作是一个远离战争的“文化孤岛”,连鲁迅一度也曾想来青岛养病。从1912年清帝退位后,青岛就成了满清遗老遗少和封建文人的避难所。当时的一本讽刺小说《桃源梦》,就是将青岛比作是现代的“桃花源”。连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也将他的“天游园”放在了青岛。所以说青岛的文化底蕴从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形成。二是青岛多年来遭受外国列强的殖民统治,外来文化可谓深厚。像英国的《泰晤士报》(青岛版),德国的《青岛德文报》,日本的《青岛新报》,在别的城市里是见不到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青岛不是一座封闭的城市,它可以从多种渠道接触到西方的一些先进东西。三是在青岛的德、日、俄、英、美、法和丹麦等国商人很多,青岛又是中国当时洋货的重要集散地、输出港。在青岛除了能享受到天然的风光之美外,还有种身处异国他乡的感觉,接触到一些西方的事物。这一点,在老舍、梁实秋的回忆文章里多有记述。四是青岛在20世纪初,就已经废除了封建的旧学堂,新式学校如雨后春笋。而这些学校所需要的教师,正是像闻一多、冯至、王亚平这种学贯中西的人物。五是青岛的文化环境非常理想,有大小几十种报刊,十几个印刷厂,影剧院到处都是,甚至还放露天电影,这在其他城市是很难见到的景象。六是青岛是重要的军港,人口成份五方杂处,很适合南北方人士居住。如有齐燕会馆、三江会馆、广东会馆、北京会馆、天津会馆,还有两湖会馆和宁波会馆等等。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哪个地方的人,在青岛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同乡,创造自己的业绩。七是青岛多是庭院或里院式建筑,居住环境清静、幽雅、方便。八是青岛的山水非常秀丽,有大海,还有崂山,道路四通八达,正所谓“不寒不暑,可舟可车”。文人墨客好郊游,陶醉在山水之间,这里正是去处。当然,我们还可以举出一系列吸引文化名人的城市要素来,如城市人口的基本素质较高,识字的人多,是产业工人密集的城市之一等等。但有了以上的基本分析,有了以上这些基本要素,我们说青岛所具有的这些灿烂的城市背景,是足以让外来人垂涎的。 “亲缘”与文化关系 20世纪30年代来青的这些文化名人,他们每每抵青,往往是一群人,有的是职业相同,有的是志趣相投,有的是以创办大学或创办刊物等等名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这些人喜欢“扎堆儿”。现在的北京演艺圈儿、绘画圈儿、写作圈儿,人才“扎堆儿”现象很普遍。其实,说到底这还是一种文化关系。除了由于当时的文化关系来青外,还有一种“亲缘”关系也不能忽视。这种“亲缘”关系一般是同代人,或者是本家本族的几代人。如王统照和臧克家就是亲戚关系。这在当时,以这种关系“闯青岛”的不在少数。话又说回来,即在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的前两年,也就是1926年夏,新文学运动的开拓者之一、著名作家王统照先生,因母亲病重,毅然辞去了中国大学的教授职位,由北京回青主持家政。1927年春,王统照为母亲丧事办完后,即正式移居青岛。许多专家学者将王统照移居青岛这件事,作为青岛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我认为是有道理的。因为后来他在青岛的文化活动非常活跃,直接影响了不少现代作家。王统照定居青岛后,曾先后在青岛铁路中学和市立中学(现青岛一中)担任国文教师。1929年9月,王统照发起创办了青岛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文学期刊《青潮月刊》。作为刊物主编,王统照在“代创刊辞”《我的意思》中说:“近二三年来,……文艺刊物各自在这大时代中奋跃着、挣扎着、呻吟着他们未来的命运,我们想借助文艺的力量来表达思想,在天风海水的浩荡中迸跃出这一无力的一线青潮,也或是颇有兴致的事吧。”由于这一大型文学月刊的编辑出版,使全国的许多文化精英都把目光投向了青岛。因为纷纷乱乱的北洋军阀已经谢幕,新文化运动又呈现出一线黎明前的曙光。从此,新文化运动也在青岛蓬勃发展起来。一批新文学运动的著名人物,如老舍、洪深、杨振声、梁实秋、闻一多、郁达夫、沈从文、汪静之、宋春舫、王亚平、肖红、肖军、舒群、张松友、吴伯箫等人先后来到青岛,对青岛的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他们的影响下,新一代也如久旱逢甘霖一样成长了起来。他们是以臧克家、王林、于黑丁、李普、黄宗江、沈旭、杜宇等为代表的“新生代”。他们在青岛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和艺术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老舍在创作了长篇名著《骆驼祥子》,肖军和肖红完成了《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舒群在狱中写出第一部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王统照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山雨》,梁实秋在这里翻译了部分《莎士比亚全集》,诗人王亚平的处女作《都市之冬》脱稿,著名诗人闻一多还发表了长诗《奇迹》,臧克家出版诗集《烙印》和《罪恶的黑手》,沈旭的《死亡线外》和《黎明前奏曲》,以及洪深的我国第一部反帝反封建的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都是这一时期在青岛的力作。著名戏剧家宋春舫不仅在青创办了第一家私人图书馆,还与天文学家蒋丙然创办了当时亚洲第一家水族馆及青岛天文、海洋研究机构。1931年1月27日,大学者胡适先生还在国立青岛大学作过题为《文化史上的山东》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全国文化界很大的震动。此外,经济学家马寅初,中央研究院院长、教育学家蔡元培也都利用暑假来青讲学,这些著名作家与学者在青岛的创作与学术活动大大提高了城市文化的地位,至今仍在青岛沿海一线保存完好的文化名人故居还有二三十处,这些都是青岛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 文化名人的职业属性 翻开20世纪30年代由全国各地移居青岛的“名人录”,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这些文化名人在青岛除了创作出一大批著名作品外,还多从事教育事业。王统照先生上面已经介绍了。还有1930年5月,杨振声在青创办国立青岛大学(现山东大学的前身),并出任校长。随后,该校还聘请了闻一多任文学院院长、梁实秋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教育家黄敬思任教育学院院长、数学家黄际遇任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物理学家蒋德寿任物理系主任、生物学家曾省任生物系主任、戏剧家赵太牟任教务长,还有诗人陈梦家、小说家沈从文等,也都曾在这里任教。1934年8月,当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不到一年的时间,老舍先生和洪深先生也先后来到这里,并在该校担任过中文系教授和外文系主任。以上是来青主持大学教务的社会名流,还有在青岛参与中小学教务的也不在少数。如1932年初,担任市立中学国文教师的小说家陈翔鹤。1934年著名诗人王亚平与袁勃来到青岛时,王亚平任黄台路小学教务主任,袁勃任国文教师。后来,王亚平还与袁勃一起组建了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编辑出版了校刊《黄小月刊》。在青期间,他们还与老舍、王统照、臧克家等作家诗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5年7月14日,由他们创办的文学周刊《避暑录话》,更是把一批在青的文化人团结了起来。用洪深的话说,就是:“在1935年夏,偶尔有若干相识的人,聚集在青岛;为王余杞、王统照、王亚平、老舍、杜宇、李同愈、孟超、洪深、赵少候、臧克家、刘西蒙等十二人。他们的在青岛,或者是为了长期的职业,或者是为了短时的任务;都是为了正事而来的;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有闲者;没有一个人是特为来青岛避暑的。”老舍先生移居青岛,正处于创作的高峰期和成熟期,他在青岛完成的著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与其说是以北京的平民生活为蓝本,不如说更多地揉进了青岛的街道、里院和黄包车等生活场景。翻开青岛史,自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教育都有较大幅度的投入。相对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青岛市此时的学校明显增多。据1936年统计,全市共有大学一所,即国立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公办中学3所,即市立中学(现青岛一中)、市立女子中学(青岛二中)、市立李村中学;私立中学有礼贤中学、文德女子中学、崇德中学。教会中学有:圣功女子中学;企业办的中学有:胶济铁路第一中学;还有日本在青设立的青岛中学(现青岛海洋大学院内)。市立小学112所,私立小学7所,由德国、日本和美国创办的学校二至三所,全市在校学生竟达5万多人。其实,如果本文仅着眼于罗列这些文化名人,或者再举出一串串这方面的著名人物,终究还是不够的。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学校,才使得这些文化名人有了用武之地。后来,到了四、五十年代,他们自然已是桃李满天下了。由此可见,众多文化名人的到来,已经创造出了青岛的“孤岛文化”。这一点,已为后来的许多研究家所证实。有人说,研究现代文学,不到青岛来是不行的。 难得的文化空间 自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据不完全统计,青岛所拥有的报刊就达二十余种之多,远远超过了同等城市,不亚于北京、天津和上海。我们先来看一看这里的中文报纸:《青岛时报》,这是一张创刊于1924年的中文日报,最初分“中文日报”和“英文日报”。对开四版,有时是六版,发行量每天在三五千份不等。1935年,还曾在潍县发行了《青岛时报》“潍县版”,1948年停刊后与其他报纸联办。《平民白话报》,1925年8月创刊。当时青岛的报纸多是文言,而张报纸率先使用白话文,日销量两三千份,在市民中影响很大。后来,该报曾更名为《平民报》。《正报》1927年春创刊,对开,二至六版,日发行量曾一度突破1万份。1937年12月日军占领青岛的前夕停刊。《国民日报》,1929年创刊,是一张民国党市党部的机关报。日发行量三千余份。1932年2月停刊。《工商新报》,1929年7月创刊,四开四版,日销量800份。“七七事变”后停刊。《青岛快报》,1929年8月创刊,四开,不定期。《青岛民报》1930年2月1日创刊。1933年进步学生周浩然、郭锡英和姜宏在该报秘密组织了进步团体“汽笛”文艺社,在报上主办了《汽笛》文艺副刊。王统照、臧克家、于黑丁、崔巍、龚冰卢等曾在报上发表诗文。1935年7月,该报曾辟《避暑录话》周刊,成为一段文化名人来青“避暑”的佳话。《大中日报》,1930年12月创刊,日发行量1万份。“七七事变”后停刊。《胶济日报》,1931年7月创刊,“七七事变”后停刊。《新青岛报》,1931年8月14日创刊,1937年12月停刊。《晚报》,1931年9月创刊,日发行量1万份。《青岛晨报》,1932年创刊,肖军曾任该报副刊编辑,培养了不少后起之秀。《光华日报》,1933年创刊,对开四版,后改为《中华报》。《胶澳日报》,1934年创刊。“七七事变”后,青岛的报纸几乎全部停刊,只有该报独撑危局。后来,该报被日本人控制,更名《大东亚报》,成为一张汉奸报纸。《公言报》,1936年创刊。《民众日报》,1936年创刊,四开小报。这个时期还有两张日本人创办的中文报纸,即《大青岛报》和《青岛新民报》,日发行量最高时竟达两万份。1937年春来青定居的武侠小说“北派四大家”之一的王度庐,曾在《青岛新民报》上发表了十几部武侠、言情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影响了金庸、梁羽生和古龙等当代武侠小说名家。此外,还有《青岛新报》等五、六种日文、英文报纸。从当时青岛仅有40多万人口来看(1934年4月26日全市户口统计:全市人口44.5895人,共87707户),这些报纸应该是不少的,累加起来,报纸的总发行量大约有十几万,这还不算那些创刊一年半载,或几个月就自生自灭的报纸。从人均报纸占有量来说,比现在要多出四、五倍。当然现在青岛的城区有所扩大,电视媒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不管怎么说,当时像青岛这样具有这么多报纸的城市,在全国来说,也是凤毛麟角。难怪许多文化名人要在这里寻求发展。再说,青岛当时的各个学科的刊物也还有几十种,像天文、气象、海洋等等。这就使所有来青岛的专家、学者、文艺家们能够及时看到当时国内外许多有关文化、科技进步的信息。吸引文化名人的其他因素 自1929年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青岛出现了空前的“建筑潮”,市政建设、房地产开发市场非常活跃。尤其是青岛作为直属南京政府的“特别市”以来,城市地位已经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直辖市”,所派的市长也是由南京政府直接任命,级别也比较高。如代理市长吴思豫,本身就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常委。1930年马福详到任后没几人月,即被调任安徽省政府主席。1931年底沈鸿烈执政以来,整修了前海一线直至崂山的旅游风景点,增建了栈桥回澜阁、水族馆、体育馆、大港五号码头、青岛船坞、中山路银行区和台西八个平民院。为了树立青岛的全国大都市形象,还于1932年5月1日成立了中国海洋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将青岛变成了全国仅有的海洋科技城。1933年六、七月份,青岛还举办了全国律师协会第五届代表大会和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1935年成立了中国建设协会青岛分会,将青岛的城市建设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总之,秀丽的自然风光,舒适的居住环境,众多的文化、教育设施和报刊媒体,还有稳定的社会秩序,都为前来青岛的文化、教育、科技名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岛在当时不仅仅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而且也是典型文化城市。这还不够,我们今天在努力去寻找更多有关其他方面的答案,用以诠释这座城市一度繁荣发展的历史文脉。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1927年春,王统照为母亲丧事办完后,即正式移居青岛。许多专家学者将王统照移居青岛这件事,作为青岛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我认为是有道理的。因为后来他在青岛的文化活动非常活跃,直接影响了不少现代作家。王统照定居青岛后,曾先后在青岛铁路中学和市立中学(现青岛一中)担任国文教师。1929年9月,王统照发起创办了青岛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文学期刊《青潮月刊》。作为刊物主编,王统照在“代创刊辞”《我的意思》中说:“近二三年来,……文艺刊物各自在这大时代中奋跃着、挣扎着、呻吟着他们未来的命运,我们想借助文艺的力量来表达思想,在天风海水的浩荡中迸跃出这一无力的一线青潮,也或是颇有兴致的事吧。”由于这一大型文学月刊的编辑出版,使全国的许多文化精英都把目光投向了青岛。因为纷纷乱乱的北洋军阀已经谢幕,新文化运动又呈现出一线黎明前的曙光。从此,新文化运动也在青岛蓬勃发展起来。一批新文学运动的著名人物,如老舍、洪深、杨振声、梁实秋、闻一多、郁达夫、沈从文、汪静之、宋春舫、王亚平、肖红、肖军、舒群、张松友、吴伯箫等人先后来到青岛,对青岛的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他们的影响下,新一代也如久旱逢甘霖一样成长了起来。他们是以臧克家、王林、于黑丁、李普、黄宗江、沈旭、杜宇等为代表的“新生代”。他们在青岛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和艺术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老舍在创作了长篇名著《骆驼祥子》,肖军和肖红完成了《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舒群在狱中写出第一部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王统照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山雨》,梁实秋在这里翻译了部分《莎士比亚全集》,诗人王亚平的处女作《都市之冬》脱稿,著名诗人闻一多还发表了长诗《奇迹》,臧克家出版诗集《烙印》和《罪恶的黑手》,沈旭的《死亡线外》和《黎明前奏曲》,以及洪深的我国第一部反帝反封建的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都是这一时期在青岛的力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第二篇 文化艺术  

第一章 文学创作

第三节 诗 歌


  青岛市早期的新诗歌作品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的。1929年9月创刊的文学刊物《青潮》月刊上刊载了青岛作者的《诗选》(杜宇)、《漫漫夜》(王玫)。1930年1月出版的第二期上又刊载了《约会》(杜宇)。此后,青岛铁路中学学生组织的文学社团涛社在《青岛时报》上创办了名为《诗》的诗歌专刊,出版了诗集《狂风》(臧迪文)。
  著名作家诗人在青岛也发表了一批诗作。闻一多1930年八九月间应聘来青岛,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1930年12月上旬写了著名长诗《奇迹》,于1931年1月在《诗刊》上发表。
  俞平伯1931年秋来青岛游览,写杂诗4首,发表于同年9月28日《大公报》。
  王统照来青岛定居以后,写了《轿夫的话——崂山道中》等诗篇,1934年结集印行了他的诗集《这时代》。
  臧克家1930年就读于国立青岛大学文学系。1932年开始发表诗作,受业于闻一多,得到文坛前辈王统照和老舍的鼓励。他在青岛出版了最早的两本诗集《烙印》和《罪恶的黑手》。《烙印》初版本收1932~1933年诗22首,闻一多作序,1933年7月在北平由师友资助自费印行;1934年重新出版时,增收诗4首。《罪恶的黑手》收1933~1934年诗16首,1934年10月出版。
  郁达夫1934年夏应汪静之、卢叔桓二人的邀请,来青岛小住,写下《青岛杂事诗》10首。其中一首按其意境镌刻在崂山北九水石屋村头巨石上。
  柳亚子1934年深秋北游京津,归途经青岛,曾写了《晨游海滨公园》、《海水浴场》两首诗。
  王亚平来青岛后写了许多反映青岛生活、描绘青岛景色的新诗。1935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都市的冬》,由郭沫若题写封面,蒲风作序,配了8幅木刻插图。1936年又出版了他的第二本诗集《海燕的歌》。
  袁勃在青岛写的诗歌集《真理之歌》,沈旭的诗集《黎明前奏曲》,均由青岛诗歌社出版。  蒲风1935年来青岛后,写有《青岛》等诗。他还和王亚平、袁勃、沈旭为《青岛晨报》编辑《诗歌周刊》,影响较大。
  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还在青岛创办了大型诗刊《诗歌季刊》,由王亚平主编,在上海印刷发行。是中国诗坛上早期出现的大型诗歌专刊,对推动新诗创作起了积极作用。



——摘自《青岛市志 文化志》

来源:http://www.i0532.net/archiver/tid-22477.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