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勇:用什么来救赎法律? (2012-04-23 04:25:36) 转自奚正仁博客 <IMG title="转发 朱明勇:用什么来救赎法律?" alt="转发 朱明勇:用什么来救赎法律?" align=absMiddle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15 height=15 real_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朱明勇按】《宗教与法律----一个神圣化的千年命题》,陈世和律师的这篇文章使我颇有感触,在贵州大学的演讲后我要到了他的讲稿。因为我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似乎在他的演讲里找到了答案。但是其后的交流中我们还在继续探索,当今的中国法治沦落到如此境地原因到底在哪里?有法不被执行,违法不被追究,选择性执法、恶意解读法条、任意凌辱、肆意践踏,在一些人眼里,法律就是他们变态而疯狂的工具。
法律需要被信仰,被坚守,需要一批将其奉为神圣之人用自由、甚至用生命去呵护,惟其如此,一个法治国家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也终将会实现。 拜读陈世和律师的大作《法律与宗教》之后,不禁感慨万千。依稀间,我仿佛看到了千年之前登上幽州台的那个孤傲而苍凉的身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吾独怆然而涕下”。陈世和作为一名资深律师,纵横捭阖,叱咤风云法律界数十载,在业界炙手可热的时候却发出了:“法律需要宗教的救赎”这样的喟叹,我分明读到了一个有良知的法律人“炙手可热心可寒”的呐喊。 难道我们的法制环境真的是“愁云惨淡万里凝”的气候吗?是的,我时常有这样的感同身受,但数十年的风雨历程中,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我不是在踽踽独行,中国律师的命运,在一次次关乎命运的刑事案件的交织与碰撞中裸裎。这些义无反顾前赴后继的中国律师们,他们当然知道“读一读圣经,听一听论语,诵一诵佛经,兴许可做一些心灵沟通的事”。但是,他们,别无选择,在法与非法的斗争中,他们只有奉献上自己来救赎那些被扭曲、被撕裂的法律。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或许,我们都还记得,湖北巴东那个柔弱而又勇敢的女孩邓玉娇,差点被“抑郁”成“精神病”,只因她的血液中奔涌着一种抗拒强暴坚贞不屈的精神。玉娇如此多娇,引无数网友尽折腰,宗教的救赎拉不走企图蹂躏花朵般女孩的魔掌,倒是律师的泪水浸透了不少人的热肠。懂法的,不懂法的,都靠拢在一起,为这弱女子奔走呼号,值得宽慰,她获得了自由! 直至今日,我们还难以忘记重庆打黑的风暴,来势汹汹,令人猝不及防。李庄身陷囵圄,这一跟头栽掉他正值职业生涯盛年的一年零六个月的自由,以及无数亲人朋友牵肠挂肚的眼神,更有法律人惺惺相惜拼死相救的关注身影。 “李庄”一词成了2010年来人尽皆知的字眼,在这个人尽皆知的名字背后,多少律师更多真切感受到山城的风暴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但也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颤的声音。我们坚守一个正直法律人的良知,任凭看得见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同时,也有多少普通百姓因为“法律良知”挺立在了我们的身后,看似勇敢的我们的背后,是这些一直不曾远离我们,时刻关注我们的身影和眼神。是这些让我们在岌岌可危中的境遇中不仅没有感到惊恐,也没有感到被遗弃的孤单。惊恐过后,附拾散落四处的点点温馨,我们时刻感受到是温暖,是力量,这样的温暖和力量来自于我们对法律的坚信,唯有在这里,我们的力量才能凝入心灵,浑然构成张力,共筑中国法治的城墙。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法律人永不言弃“吾将上下而求索”。 北海杨在新律师的境遇,又一次在中国律师界掀起风波,而我们作为中国律师,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推己及人,力挽狂澜。在这一场景中,一批气势磅礴的律师来了,他们像中国律师的突击队。他们才华横溢,他们激情四射,一出场就英气勃勃。 于是,伍雷来了,高唱战地进行曲:《我们为什么要去北海?》,“我们保持对法治的信仰,我们保持对北海的热爱。我们不需要聚焦,我们更不希望被标签化。北海的四律师案件,就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刑事案件。我们希望拿着在共和国土地上的普普通通的法律的钥匙,打开这把普普通通的刑事案件的锁”。然而北海却让中国刑辩律师保持了最艰难的坚守; 于是,那一批老成持重,经验丰富的律师来了,他们像中国律师的智囊团。 于是,陈光武来了,因为忙于救助北海沦陷的律师,竟没有赶上送自己的老父亲最后一程,留下终生难以弥补的遗憾; 于是,周泽来了,振臂高呼,带来一股激昂而坚韧的气魄; 于是,杨金柱来了,锋矛锐利中伴着一种对法治近乎癫狂的执着; 于是,杨学林来了,他是那样的稳健而充满智慧; 不久北海的战场尚未散尽硝烟,贵阳的小河再次将中国律师逼到生死绝地。 于是,迟夙生来了,连续三届人大代表的她亲临感受到司法的狂野; 于是,王甫律师来了,高声疾呼《是谁,想扼住我的喉咙?》:“作为律师,我心有恐惧,但并不怯懦”; 于是,王兴来了; 于是,他们都来了...... 刘洋律师坦然直言《联合狙击,也许是改变中国律师命运有效手段》。不错,在中国律师、中国法治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刻,我们只能阻击。 小河的泥泞刚走出来,常熟开战了,一批更年轻的律师,云集而来。他们有清华的专家,有党校的教授,有虔诚的基督徒,有从不问刑案的商业律师。在常熟,他们为了一个常识,留下了十天的激辩给这快热土。 所以,他们说: 经过李庄,趟过小河,面朝北海,春暖花开,是的,那时候,中国的法治将走向常熟。 十数年的执业生涯中,无数次历经艰险和荣光,但每当中国的法治行将倒退的时刻,一批又一批有良知的中国律师将力量凝聚在这里,智慧碰撞在这里,屈辱也交织在这里。但这都阻挡了不了中国律师对法律朝圣般的信念,无数次,他们疲累交加,无法抚平的惆怅化作两行涩泪滔滔而下。但不要紧,他们的眼神依然明亮。我们即使能死死捍卫已知的真实,但依然会惊恐地看到大量真假难辨的物象出现在周围。因此,我们不得不向中国法治投以怀疑的目光,一路行走,一路怀疑,一路怀疑,一路行走,这是我们的使命。在惩恶扬善的正义起点,我们法律人能警觉到即使是正义的暴力也会失控于报复的激情,沉醉于威慑的惯性。 历史不会随风而去,滚滚向前的时代也不会凭空折回来。我们的能量虽然有限,但我们相信,一切为法治而生的人,这种力量必定在心灵深处蕴藏,这样的蕴藏还会相互感染,相互辉映。一代代法律的苦旅者会从这样的蕴藏中汲取力量,浩浩荡荡,出发,再出发。也许今夜又要远行,我们的妻儿在一次次风雨同舟中已经更加地坚强刚毅,他们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 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 捧着一颗坚信法律的真心,披戴一路风尘,向未来走去,当峨冠博带零落成泥碾作尘时,一代代法律人的所为能够镌刻山河,雕镂人心,在中国法治的大道上,能够回荡着法律人不甘沉沦的呐喊。 拯救法律的灵性,迎接法治的光芒,我们能做,也只能做到这样! (来源朱明勇的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