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573|回复: 7

美,真的必须裸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9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话,相信没有几个人会提出疑义。
但究竟什么是美,不同的人绝对会有不同的理解,拿出不同的解析。
至于怎么美法,怕是也会大相径庭,采取不同的方式,有过不同的经历。
美,固然有外在内在之分,有景物之美与人性之美,男人有阳刚之美女人有阴柔之美。如果两性兼而有之,不偏不倚,那便是中庸、中和、中道、包容、和谐,让矛盾双方达到对立统一,化干戈为玉帛,使纠纷烟消云散,冰释前嫌,消弭隔阂,拉近距离,这是一种人性本善的大爱之美,仁恕之美,宽厚之美。但是,如果一个人非阳亦非阴,凡事没个准谱,优柔寡断,拖泥带水,没个一定主意,朝三暮四,待人接物不能当机立断,扭扭捏捏,常常误时误事,会被人瞧他不起,说他是男人又缺少大丈夫气概;说他是女人却不能理财当家维持生计;如果是阳奉阴违,两面三刀,表面甜言蜜语,实则口蜜腹剑,内藏杀机,当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就非但无美可言,反而是阴险、毒辣、龌龊、卑鄙,对这种人须多加小心,千万要提高警惕。
笔者以为,人们大多所喜欢、所在乎、所倾倒、所眷恋、所追求、所陶醉的还是外在之美。尽管现在杭州市“最美妈妈”吴菊萍、辽宁鞍钢的郭明义、河北滦南“爱心小院”的高淑珍等等,一大批用崇高的品德修养彰显心灵之美的道德模范们也广为世人所称道,多数人还是往往把关注的目光集中于外在美的事物:美妙的语言听起来入耳,壮美的行为提振精神,美貌的佳丽让人过目难忘,美艳的花卉让人百看不厌,美观的器物使人爱不释手,美伦美奐的环境让人留连忘返,美味的佳肴着实能大饱口福,美不胜收的音乐、戏剧、杂技等表演更是令人如痴如醉,回味无穷,乃至定格于永久的记忆……。这些不同形式的美作用在人们的精神层面,是美的享受,美的观感,让人情绪增加欢喜。通过感官的传导,便随即会激活人类意识中的另外一种能量——爱。用爱来分享美、拥抱美、呵护美、培育美,使它生发,使它扩展,使它延续,使它遍及整个社会生活,遍及更大的范围,乃至全世界。于是到处充盈了爱的因子,爱美成为人类的天性,成为地球人类的共同需求。因此也就为人类注入了一种信念:为美而生,为爱而活;因美而爱,因爱有美。人生的价值就似乎在于不停地创造美,创造爱,于是乎,贪财贪色的贪官们只要见了有些姿色的女人便心揺神荡,以为秀色可歺;那些为富不仁的大款大腕更是宁愿在温柔富贵乡中作个风流鬼,也不肯当那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南方一些有钱有车有别墅的女老板因为耐不得深闺寡居的寂寞,明明知道给老公戴绿帽子事后免不了有麻烦,也要偷偷包养一两个“小白脸儿”,大咧咧搂肩搭背出入社交场合……当代《楚辞》大家、堪称文学界泰斗级权威人士的文怀沙老先生更是怜香惜玉、爱美恋色的典范。他在九十四岁高龄时到医院动手术,不要打麻醉,只需几位风流貌美、穿着入时的年轻姑娘守候在旁陪他说说笑笑,便将那手术刀的锋利切割丢到了九霄云外。美色,让老爷子心情开朗,让老爷子精神愉悦,奇迹般抗御了手术的疼痛。美色,在老爷子身上多了项抵抗皮肉痛苦的功能。我想,号称“许三多”的原杭州市副市长许迈永在被执行死刑的现场上,如果有当初那九十九位情妇陪侍在侧,也一定会心悦诚服飘忽欲仙地上路了。
九旬高龄的老人爱美之心尚且如此,年轻人又当如何?特别是年轻的女人们爱美成癖就更在情理之中了。在她们身上散发的无不是美的因子:俊美的化妆、娇美的容貌、柔美的曲线、靓丽的服饰、甜美的笑靥,美妙的旋律、美艳的发肤、美观的家居、华美的轿车……一句罗曼蒂克如何能囊括女人的天性好美!先天稍有不足者还要到美容院去整容、按摩、隆胸、减肥、吸脂……尽力展现各自的天生丽质,迷人的容颜,优雅的气度,妩媚的身姿。古人为形容女人之美而处心积虑琢磨的成语也很多:像沉鱼落雁,像闭月羞花,三春牡丹,带雨梨花,粉面桃花,倾城倾国,明眸皓齿,步履婀娜,花容月貌,粉肌玉肤,款款动人,兰玉生香,粉妆玉琢,千姿百媚,温文尔雅等等,总之魅力无限,春光无限。
如今,就连这样的美也陈旧了,老土了,落伍了,一句话不时尚、太“傻帽”了。她们喜欢啥样的美呢?性感,暴露,开放,裸。裸酥胸、裸肚脐、裸小腹、裸双肩、裸粉臂、裸后背、裸肥臀、裸大腿,而且这也没啥“大意思”,仍有“犹抱琵琶半遮面” 之嫌,她们所指的“大意思”不是那种乍隐乍现、欲说还羞、“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裸,而是胆子再大一点,步子迈得再快一点,裸的越彻底越好,毫无遮拦的裸,裸到红杏出墙、裸到寸絲不挂、裸到将人类最隐密的部位也毫无芥蒂端给大庭广众,谁也不用防范谁会图谋不轨。这样做虽然不适合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审美意识,但它却符合西方人的审美标准呀!早在十八世纪西方某位主张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艺术权威发表高论说:“世界上最美的艺术是人体本身” 难怪他们对光裸着身子的维那斯和大卫那样虔诚地顶礼膜拜、推崇备至呢!
何止如此,许多西方国家还把一群不着寸絲的男女裸体雕像放到标志性的建筑物上,和圣洁的宗教教堂广场,供遊人任意观赏、拍照、触摸,尤其对那些男女雕像的性器官分别采取了特写手法,又大又逼真。理由很可能是源自“生殖崇拜”。既然“性”被他们当成了神圣的崇拜对像,那么就理所当然地可以将它从神秘的包裹中请到光天化日下,让它越显眼、越直观、越真实越好!美嘛,这么美好的圣灵之物自然可以当作公共资源或民族精神的图腾供人民大众去自由瞻仰和欣赏啦!哪能让它束之高阁将其封闭起来呢?
然而,那毕竟是没知觉、没灵性的石头雕塑,尽管艺术家们的构思和创作使这些巧夺天工的艺术形象再逼真、再传神、再生灵活现,充其量还是一堆石头而已。可是现代人就不一样了,他(她)们是有血有肉、有思维、有知觉、有意识、有灵感、知羞耻、识荣辱的鲜活生命呀!怎么会居然效法起雕塑来,公然挑衅“凡为女子,先学立身。立身之法,惟务清贞。清则身洁,贞则身荣。行莫回头,语莫掀唇。坐莫动膝,立莫揺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内外各处,男女易群。莫窥外壁,莫出外庭。男非眷属,莫与通名。女非善淑,莫与相亲。立身端正,方可为人” 古训,而且,裸的不分场合,不分早晚,祼到不分季节温差,裸到随便什么理由,裸到凡美必裸的程度。裸奔、祼模、裸走、棵玩、裸舞、裸赛、裸泳、裸操、裸绘、裸宴、裸浴、裸聊天……有人把这些光怪陆离的裸体现象冠名为返朴归真。因为人类创生之初的母系制社会就是无衣可穿的,自从人类发明了蚕丝纺织,才终于告别了蛮荒时期裸身的历史,走进了文明时代。不料,人类社会到了二十一世纪以后,居然有人宁愿放着各色新潮花样繁多的服装不穿,却对于裸身乐此不疲,究竟是文明的蜕化还是进步呢?
为了给这种种裸体现象提供更理直气壮、更充足的理由,德国的女士们裸身骑着脚踏车在大街小巷、市郊原野招搖过市,表达对政府歧视同性恋的不满;英国某城市的一家大型超市为了促销,别出心裁让男女顾客们在“裸购日”那天,早早赤身裸体地排成“长蛇阵”,在超市门前挨肩接踵地排队挂号,成为奇特的一道景观;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埃塞俄州的女权机构通过组织妇女们裸身游行,以此来唤醒世人爱自然、爱生态、爱环保、爱地球、降耗节能减排的意识;中国某沿海城市的一位年轻妈妈通过裸露胴体,以达到让自己读小学的小儿子打小就懂得性常识……
够了!我怀疑,这些五花八门的裸露真的是美吗?非但不是,反而是对美的亵渎!也是文明的缺失;
我还怀疑,如果为了单纯追求这些所谓的美,而不分季节早晚,不管是风寒露重还是暖阳微熏,统统脱掉衣服,将形体和性完全毫无遮掩地暴露于外,除非这种发自虚荣的所谓美有平衝季节温差的功效,不然很难保证不捞下风湿骨痛之类的毛病;
我甚至还怀疑,借用各种名目而有计划、有组织发起的裸体行动到底与创办者的初衷有哪些必然的联系?难道群体的裸身就能让同性恋合法化?难道群体的裸露真的会给那家超市的商品销售带来兴旺?难道群体的裸露就会唤起人类的道德良知回归于道?难道妈妈的裸露真的会打消儿子对异性的好奇心?
我总觉得这么做的结果,除了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眼球,诱发更多人的猎奇心理,刺激更多人的性欲望之外,绝对于亊无补。相反,会招来更多的社会问题。仅以“为艺术献身”的裸体模特为例,供众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画过一段时间之后,多数把模特自己画到了美术教师的床上,充当了随时奉陪人家发泄性欲的“二奶”或“三奶”。
悲哀呀,悲哀!假使美真的等于裸,那么,我们的祖先们实在不该发明絲织品,这么一来,他们反倒成了禁锢美、禁锢性、禁锢爱的“历史罪人”。
当然,这是西方人的思维逻辑,他们怎么看那是他们自己的事。让他们爱怎么嘚瑟就怎么嘚瑟去好了,嘚瑟到后来,除了堕落,再不就是性病、艾滋病泛滥,此外,没有别的好果子吃。不信,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作为文明古国,礼义之帮,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大可不必去理会他们。只管穿好该穿的衣服,正襟危坐,把我们国家、我们民族自己的事情办得更好!至于有少数几个崇洋媚外的败家子喜欢人家西方的生活方式,图希美,有衣服不穿,愿意光裸着身子,也由他去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何苦拦他(她)高兴?反正老天不会塌下来,不必为其操那份瞎心。
完稿于2012年4月8日     
发表于 2012-4-9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一定要裸着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soso_e179:}{:soso_e163:}欣赏石老师新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无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0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美的价值标准在当代被颠覆了,石老师点刺得很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0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裸泳我试过,感觉不错,哈哈哈。不过我裸泳是在没人去的河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0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裸,是一种美。但不是,美就得裸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6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老师的文章总是痛砭时弊与时尚!好!{:soso_e163:}{:soso_e179:}{:soso_e142:}
东西方固然有文化的差异,但仍然有许多共通的东西。就拿美的标准来说,也是如此。人体也是一种美,但并非每个人的身体都能称得上是美,况且还有时间、空间等等限制。
也许是菜疙瘩老了,我更倾向于内在之美,精神之美。任何物质,包括肉体,都将灰飞烟灭,唯有精神永存!(掏空心肝,做成木乃伊,又如何?)
记得有一篇文章,叫《最美的墓地》,说的是托尔斯泰的,黄土一堆,甚至连一块墓碑都没有。如果菜疙瘩这辈子中大奖,到俄罗斯去,不去红场,不去斯莫尔尼宫,但一定要去拜谒托尔斯泰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