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2160|回复: 0

(转贴)湖畔行吟问苍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30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湖畔行吟问苍天

人世间的一切伟大发现最初都产生于怀疑,故西汉的刘向说:“知莫大于阙疑。”石破天惊地道出了一个真理,即智慧的火花当爆发于对司空见惯的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的疑问。

我国古代的屈原,不仅是一个执着的爱国者、一个充满了强烈幻想的伟大诗人,而且还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大胆的探求精神,对天体宇宙、自然现象、古代历史、神话传说……一连串提出了一百七十二个疑问,体现了战国时期人们思想的解放和智慧的发展。从这个上说,他还是一位有深刻思想的思想家。他的这些思想和叹问便熔铸在长诗《天问》里面。

他的诗是这样写的: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圆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

诗的大意是:

那远古涉茫的情形啊,
是谁来交索传道?
那时天地本没有成形啊,
又是谁将它察考?
浑浑沌沌啊,昼夜不分,
可怎去将它的根本寻找?
一团热气啊,笼罩四方,
又怎去将它的面目研讨?
天明天黑啊,暮来朝去,
为什么这样交换,没完没了?
阴阳二气啊,羼合无穷,
哪是源头?哪是末梢?
圆圆的天啊,高达九层,
是谁来设计,谁来画稿?
何等雄伟啊,这样的工程,
是谁来修建,谁来督造?
斗转星移啊,是什么将它们系住?
天的轴心啊,怎样来将它安牢?
八根巨柱啊,怎样撑起这面天空?
东南方向啊,却为什么向下倾倒?
天上九个广阔的区域啊,
它们伸向何方,在哪儿终了?
各个区域里无数的角落,
到底多少,我该向谁去请教?
这天穹怎么会合成一个整块啊?
黄道十二区,是谁划分得这样巧?
这日月怎么会悬在半空?
星罗棋布,是谁安排得这样好?
太阳啊,早晨从东方的汤谷起身,
晚上到遥远的蒙水边歇脚。
就这样从天亮走到天黑,
这一天的行程有多少里之遥?
月亮啊,有什么奇怪的本领?
月初昏黑,月中又容光闪耀?
它要干什么啊,这样好笑:
竟把一只兔子在怀中紧紧地搂抱?
大地啊,谁将你这样安放?
河谷啊,为什么深深地陷落?
百川啊,日夜东流不肯停歇,
大海啊,你怎么总是喝不饱?
……

从上述的这些诗句里,我们已经体会到,这位不朽的诗人是如何地渴望了解高远莫测的宇宙和变化无常的大自然,是如何地渴望探究自然变化的规律。他提出的问题,有的我们至今还在探索,例如宇宙的起源问题、人类的起源问题等等。

无独有偶,就在我国屈原叹问苍天之前,古希腊的一帮哲人曾在埃及的尼罗河畔谈天说地,探求宇宙的奥秘。一个叫泰勒斯的说:“我认为这地就像一个菜碟子一样,平平的,圆圆的,整年整月地在空中转着,太阳、月亮、星星都在围着它动。”另一个叫亚诺芝曼德的人立即反驳道:“不,大地是一个长筒子,筒底的直径是筒高的三分之一,筒的四周空气有相等的压力,所以它总是悬在空中……”

不管是我国的屈原也好,还是古希腊的哲人也好,正是由于有了这样刨根问底的探索,对我们生存的宇宙的和自然的热切关注,才引出了哥白尼、布鲁诺和牛顿,才引出人类无穷的探索精神。

总之,我国屈原的那种生命不息、探求不止的伟大的疑问精神,才是一切真知卓见的种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