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征文姚大哥功不可没,以后的活动也少不得你的支持。有机会还得多向你请教。附:征文后续稿件
平常家庭 普通公仆 在种石得玉的一方圣地,有这么一块黑色肥沃的土壤,她装扮着风景如画的田园,孕育着一代代可亲可近勤劳善良的人家。石臼窝镇王建庄村的一户薛氏之家,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很庆幸的是,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爷爷共养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伯一家和爸爸在城里上班,二伯是村支部书记。这里我要讲给大家听的是我的大伯薛玉茹——一个令人羡慕,为之骄傲,让人敬仰的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的事例,同时记录由大伯引领下的红色的薛氏家庭。 贫穷家境 红色根源 爷爷去世那年,爸爸只有三岁。居于长子的大伯也不过十来岁。奶奶带着四个孩子,很难维持生活,是党代表的开导引领及奶奶的弟弟舅爷爷的帮扶和村里众多好心人的救济使他们度过个个饥荒的年代。大伯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他几岁时,一天高烧不止,嘴唇干裂,且家里没有一点的食物可进。是村里的一位党员,当时的妇女干部,一个我们称为叶子姑姑的给大伯找来几枚山楂充饥去火。大伯吃了几个,剩下一个说什么不舍得吃了,一直的攥在手里,直到干瘪。是共产党的关怀,亲朋好友的接济铸就了一家人心存感激之情。从那时起,一家人怀着对党对人民的感恩之心,从大伯开始走向社会,来报答党恩民情。颗颗红心带着奶奶的嘱托,携着乡亲们的厚望深深扎根革命。 普通公仆 见证党性 大伯从16岁参加工作,18岁入党,直到85年离休,曾在县里的几个部门任职。人委办主任,刑庄镇党委书记,县医院书记,农林局局长,科委主任兼计量局局长……副县级别。大伯离休那年55岁。身居较高位置,有人是不舍得下来的,大伯的决定更增添一份众人的敬仰。大伯在职期间,工作勤恳扎实,单位各部门协调有度,班子成员团结奋进,工作井然有序。每到之处,深受群众和职工的拥护、赞誉。尤其是任职农林局局长的十几年间,带领全局职工做好全县的农林宣传工作的同时,真抓实干,搞试点,做实验,为全县农林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依稀记得,改革开放伊始,为了农民致富,大伯抓农业,促生产,活经济,在全县几处搞试点,进行经济作物的耕种。在离我村五里之遥的张榆铺村大面积种植北方甘蔗。为提高产量,给农民创收,大伯每每亲自下乡视察,了解甘蔗的生长情况,带上技术员为大家解决管理上的疑难。当一位老农看到大伯因糖尿病低糖在一旁啃坚硬的烧饼时,双手握住大伯的手,说不出一句话,饱经风霜的脸上滴下深情的热泪。大伯却风趣地劝慰老人:要不,下次再低糖,就吃咱种下的甘蔗,吃完保证全身立刻充满力量。 事经多年,听伯母讲大伯的事情,就犹如发生在昨天。一天下班回来,大伯发现一袋面放在门口,伯母就想放到房间,被大伯看见,急忙制止:别动,怎么可以随便用别人的东西,不知道情况,不许往屋里放。有人找我办事,要坚持原则的,不是东西说了算的。那时家里没有电话。过了几天,老家有人捎话,赶集顺便驼袋面过来。这回在外面放了几天的布口袋才有机会进屋。不止这些,每次评优评先,长钱之类的,大伯总是大度地:我的那个指定名额给某某同志吧,他是单职工,比我更需要......伯母每次提起他的这些事,总是话里带着埋怨,脸上露着欣慰地笑容。 大伯离职修养在家的岁月,每天新闻必看,报纸必读,不但关心着国家大事,还时刻关注着玉田的发展。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总是心存感激,赞不绝口。 感恩乡里 回报乡情 大伯一直工作在城里,五六十年代,国家处于困难时期,人民的生活也是紧紧巴巴。可每当村里的哪户人家到城里就医啦,或遇到为难之处需要帮助啦,大伯总是解囊相助,要钱拿钱,用物取物,有时自己却连吃食堂的饭票都换不起。 时过多年,浓浓的乡情依然是他永远的牵挂。工作再忙,每年都要抽空回家看看。走在熟悉的街道上,和一堆堆三五成群的乡里亲朋亲切地落着家常。他们从旧社会的生活谈到党的富民政策,从孩子上学到地里的收成。那爽朗的笑,那饱含深情的热泪,无不凝聚着亲人们的友谊。每次回家,大伯还有件必做之事,就是登门探望几位当年对我家有过热情帮助的老人。问寒问暖的同时,或钱或物总是少不了。从大伯那里,我懂得了感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诠释着命运的方略,洋溢着生活的气息。感恩是一片肺腑之言。常怀感恩之心,能使我们的生活更温暖。不仅如此,我还深深领悟到:感恩并不仅仅为了报恩,而是让我们用纯真的心灵去铭记触人心弦的那一刻。 关爱家人 精育栋梁 大伯家五个哥哥,大伯对他们教导有方。他一项分析事务透彻,合情合理,他们谁有拿不准主意的大事,都要和大伯商量。大伯也是我们家族的主心骨。 六七十年代,大伯响应党的号召,先后送大哥,二哥,三哥入伍参军,接受锻炼。由于大伯多年的言传身教,哥哥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很出色,并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伯不但从工作上关心家人,从生活上的点拨更显一位党员的本色。哥哥们找对象他只管一条:就是女孩的家庭出身一定要根红苗正,不能有丝毫对共产党不恭的倾向。大伯对孩子们的教育,正像他在金婚讲话上所说:“诸位孩子们,经过今天这个庆祝会议,我更加希望你们: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指导下,牢固的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党的方针政策,党纪国法框架内,更好的来规范你们的一切行为;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激励下,把自己的工作,事业做出更加辉煌的成绩。”“也希望你们,在各自的小家庭内,高度的树立互相团结,信任,平等,尊重,谅解等感情至上的崇高思想。充分按照家和万事兴的格言,把你们的家庭事业搞出更大的业绩,再度提高你们的社会声望。” 正是大伯的关爱和正确的引领,使得几位哥嫂无论从政还是从事服务性行业,都是顶呱呱。 对自己的孩子如此,对家族的亲人亦是倍加关注。大伯膝下没有女儿,从小就对我宠爱有佳,我也是什么事情都想和大伯说。几年前,教师出口很是盛行,我也觉得实在太累,有些力不从心,就找大伯商量,让在省里当常委的表兄换下工作。大伯听了我的话,没有打沉:“开导我:大伯早就听说,你这个老师当得很出色,口碑很好,转口大伯感觉很可惜。假如大家都怕累不来当老师,那谁来教育下一代啊。我觉得你很适合这一行业,大伯正为你骄傲呢。”大伯的一席话,听得我无言以对。虽然我们是两代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但大伯的高尚情操深深打动着我。是啊,大伯是我血脉相通的长辈,我应该传承他的崇高品德。从此我彻底打消了出口的念头。 大伯是四姐弟当中的老二,对姑姑和下面的两个弟弟也是很牵挂,谁家有事他都过问操心。家族里四十几口的人,谁家小两口闹意见啦,谁家有事需要帮忙啦,他每每到场。姐弟中爸爸最小,身体又不是很好,且从企业退休,大伯就格外的对我们关照。 这就是我的大伯,一名贫困家庭出身的普通公仆,共产党队伍里一位普通的战士。和千百万的党员一样,怀着一颗为党为民的赤子之心,沿着先辈们红色的印迹旅行着自己职责的大伯。在大伯六十岁党龄之日,曾写下如下文字:我自豪,有幸成为中国共产党6000多万同志中的一员。更自豪,一家七口都在其列。我由衷的感谢党对我们一代人的厚待。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是共产党用优厚的待遇使我这多病缠身的身躯得以延续。工作几十年,我没有干够。我要告诫我的孩子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们,沐浴着晨曦的阳光,唱着春天的故事,要以满怀的豪情再创新世纪的辉煌,使我们的国家更强大,更富强…… 洒向校园都是爱 在我们可爱的家乡玉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春秋时期,有个名叫阳伯雍的小伙子,为逃"避战乱,来到偏僻的麻山脚下安家落户。他搭起茅草屋,种出绿油油的禾苗。时值大旱,他翻山越谷,终于找到了一股清泉。但他却总是将辛苦挑来的水送给饥渴的百姓喝,救了无数逃难的百姓,可禾苗却死了许多。有一天,阳伯雍救了位因饥渴而晕倒在地的老人。老人病愈,临别送给他给一把石子,并让他把石子种下。阳伯雍按照老人的话把石子种在高平处,精心地锄榜,浇水。 一天,奇迹出现了,一块块晶莹洁白的美玉露出了地面,种石得到了精美的玉!这个传说,有着极美丽的色彩,我想,阳伯雍之所以能够得到美玉、美妇、高官厚禄,都是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他的孝、义感动了天地,于是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这玉是爱的凝聚,这玉是高尚品德的化身! 古圣先贤的这种博爱胸怀几千年来生生不息,涌现出了许多大爱无疆的优秀人物。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校长,他叫郑锡钧。他个子不算高,可对实验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劳苦功高!他不苟言笑,可学生们总能从他的面容中读到慈祥!他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可对实小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却看得那么高远,那么深邃……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是啊,在郑校长身上,渊博的知识与灵动的智慧交织,傲然的风骨与一身的正气汇集,博大的爱心与高深的修养凝聚!他,以德育人,一批又一批学生健康成长;他,人性关怀,一位又一位教师挑起大梁;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形成了无形而强大的“校园教育场”;他,扎实的工作作风、出色的工作成绩,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 “干工作就要对得起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更要对得起我们的学生家长!”郑校长经常这样教诲我们,而他,更是用全部的身心践行着这看似空洞的诺言。他任实小校长整整十年,十年来,他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常年坚持深入课堂,善于捕捉教改动态,勤于总结教学规律。他首创板块式备课改革,在全国进行推广,四项教学模式的探索促进了全县教师的专业成长,几十篇学术论文在知名刊物上发表,《花园果园》录像评析,已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距离师资培训班教材,他凭借自己务本求实的工作作风,率先冲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对实验小学成功的办学经验给予了专题报道。 他每天几乎都是坚持6:30前徒步到校,无论春夏与冬秋,时常在大门口笑脸相迎教师,时而说上一句贴心的话。有一位老教师,还有一年就离岗了,仍坚持上六年级的课,成绩也很好,只是早晨经常迟到,他见到她迟到也总是微笑,从不说她迟到的事,在组上反而说,你们年轻人不要与老教师比,要比就比她对学校的贡献。这个老教师深受感动,说:“校长天天坚持早到校,校长的工作负担比我们谁轻?校长的贡献比我们谁小?”后来,总也未迟到。教师们到校后,值班的值班,值日的值日,准备上课的准备上课,一派忙碌的景象。他认为中小学不可工作弹性制,追求不迟到追求是的严谨管理,追求的是昂扬向上的氛围,追求的是工作效率,追求的是团结奉献的境界。 为了保护干部教师工作积极性,表示对老师们工作干劲的谢意,学校决定在综合奖中拿出些钱奖励老师。比如,每个班的班主任助理、教研组长、主任设有津贴,生活老师特岗津贴,唯独没有我们校长的。老师们能不感动,能不使劲工作吗? 文人从来反对“见利忘义”,但见大利更不能忘大义。2003年,郑校长买的房子装修,此时学校正在建筑 ,郑校长让他的内弟装修,坚决谢绝了建筑公司的好意,未使用学校一把沙子、一个建筑材料。这些年学校也有条件买辆小汽车,上级领导也多次表态可以买,但他都说不买,一次次把留下的钱投入到完善校园的工程之中。比如2004年以来,学校的教学楼15万镶瓷砖工程,20万篮球场、乒乓球场地工程,10万绿化、亮化工程,90万司令台、标准化操场工程,教学专用教室70万,三机三网信息化工程都是在财政未拨款情况下,手心向上争取非本县上级资金、手心向下向部分单位伸手、手心向内厉行节约。校长办公用纸,连旧纸背面都用上。2005年春季开学后发现电费是2.5万元,他立即警觉起来,马上让人去查水表,发现水从清真寺管道流走了,后来查清是学校后边个别住户接通了水管,又不断扩大供水量,造成浪费及时制止,后来电费降到少时几千元。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校长,如那默默绽放的鲜花,芳香着别人,却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年华.我们清楚地记得每天早6点半一直到晚8点半,他都在学校忙碌;记得为了给受伤的学生缝合伤口他跑前忙后到深夜1点多;记得这么多年,他一直把优秀全让给了老师们,并说:调动老师们的工作热情,才是最基本的争优创先!我们还记得郑校长的妻子郝老师初诊为骨癌住进了医院,悲伤没能掩盖泪水,他是强忍着悲痛陪着妻子做完了两个小时的手术后又匆匆回到学校做没做完的工作!……多么可敬的校长啊,多少这样难忘的记忆啊! 十年来,郑校长为了学校的发展,师生的利益,付出的辛酸苦辣却无人知晓。十年!十年!就是这十年!他没有松懈过一天,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他都深入教室,来到餐厅,走进宿舍了解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关心学生的饮食与健康,从读写的姿势到饭菜的质量,从双基的训练到能力的培养,孩子们点点滴滴的成长无不牵动着他的心肠。 我们清楚的记得,那是2008年12月的最后的一天,二(1)班身患白血病的小王峥生命垂危,是郑校长率先拿出身上的五百元钱,塞到了王峥母亲的手里,在他的感染下,全校师生仅用半天时间就为小王峥捐款5万多元,下午他不顾路途遥远,不顾道路积雪,驱车300多里,把五万多元的爱心捐款送到了天津肿瘤医院。他说:“这可是孩子的救命钱,我必须亲手送到王峥家长的手里。”从医院出来,天色已晚,他步履匆匆,奔向汽车,因为他还惦记着今天晚上即将举行的新年联欢晚会,可是,在那滴水成冰的寒冬腊月,天太冷,路太滑,郑校长跌倒在了冰天雪地中,他忍着剧痛,一路颠簸,回到玉田,已是晚上九点,经县医院检查,左腿竟三处粉碎性骨折。在场的医生惊呆了,同行的教师落泪了,可他却摆摆手说:“没什么,如果我摔这一跤能够换回小王峥的健康生命,值了!”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他还封锁了自己住院的消息,把病房变成了临时的办公场所,用电话了解并指挥着学校的各项工作。手术不到100天,郑校长就出现在了学校举行的体育节上,师生们难以置信,他们用眼睛热切地找寻,来了,来了,郑校长来了!还是那身蓝色的西服,可身上分明多了一副双拐,他吃力地行走,亲热地和师生们打招呼,学生们不由自主地离开自己的座位,簇拥着校长,问长问短,那情形分明是看见了远行归来的亲人,老师们默默地注视着身躯不再挺拔的校长,酸楚、喜悦、忧虑充盈着每一位教师的心,热泪顺着脸颊缓缓滑落!郑校长蹒跚的身影留在了校园的角角落落,也定格在了所有师生的记忆里! 晨钟暮鼓勤耕耘,春华秋实终有报。十年来,我们实验小学在郑校长的带领下,连续十年在全县校长目标量化考核中遥居榜首。连续两次被唐山市政府荣记集体三等功,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现代教育实验校,省、市规范管理示范校。他也光荣地被评为河北省特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校长,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教育专家。 十年来,在郑校长默默奉献精神的感召下,在他务本求实的工作态度的影响下,所有的实小人,都像他一样,舍小家,顾大家,辛勤耕耘;所有的实小人,都像他一样,默默奉献,不言回报,奏响了实验小学自主、向上、奋斗的主旋律。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沿着郑校长走过的足迹,我们一路解读着他的心声,也一路深深地被他的执著所打动,被他的博爱所折服。我们相信,种石得玉的这方沃土正是有了众多的像郑校长这样的“舍小家为大家”奉献者,有了无数无名的如郑校长这样“关爱他人胜自己”的共产党员,才使得我们的校园遍洒爱的阳光,才使得我们玉田这方富饶的土地永远是生机盎然的春天! 母爱情深 (小说) 碧草 每当穿过清晨和黄昏 总是见你在忙碌 袅袅升起的炊烟 是一段 永不改变的故事 题记 寒雪飘飘,春节来到。我和妻子珊珊携手走进超市,开始购买回家的年货。为父亲买了两条上等的好烟及两桶茉莉花茶叶;为妈妈买了特仑苏牛奶、椰子粉、王致和酱豆腐及本市的特产---麻花和狗不理包子;为上大学的小妹买了一身漂亮衣服。我和珊珊怀着一种感恩的心为父母精挑细选各种节日商品,以表孝敬之心。尤其是妈妈,我觉得搬来金山银山,也难以回报。 妈妈生在贫家,嫁在贫家。刚一出生就挨饿,上学又赶上了文革时期,高中毕业后,推荐上大学与她无缘,只好在广阔天地里炼红心。由于妈妈朴实加上肚子里有点墨水,先后在生产队当过会计,大队当过幼儿园老师,乡办企业从事过现金保管工作。妈妈是个善良温和的人,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着友善的态度,这使得她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依旧明媚晴朗,周围的人都对妈妈有着无法言表的尊敬和爱戴,我更是如此。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没有干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参加过显示风采的社会活动,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她的青春一半放在了土地的耕耘上,一半放在了炕头和灶火前。妈妈勤劳、贤惠,忙忙碌碌是她的本分。我出生在一个两面环山的山村,家中有六亩责任田,爸爸是个老实勤快的庄稼人。我和小妹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没有帮家里干过多少农活。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生产队刚解体,土地分田到户,全家分到了3亩麦田,3亩山地。有一年麦秋,妈妈和爸爸在齐腰深、密不透风的麦田,弓着腿,弯着腰,“唰”一镰下去,乱扎扎热乎乎的麦子撞在胸脯上,又尖又硬的麦芒扎在脸上,胳膊上,又疼又痒。太阳在上边火辣辣的晒着,麦子在底下热嘟嘟的烤着,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淌。夏收劳作的情景,使我不禁想起了那首古诗:“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抢收如救火,尽管酷热难耐,爸妈又哪敢歇晌啊!他俩从早到晚割一天麦子,到家腰酸腿疼,浑身像散了架,可第二天照样顶着星星起来,脸顾不得洗一把,饭顾不得吃一口,胳肢窝里夹把镰刀,手里拿块干的边走边吃。起早贪晚忙活了三天,三亩小麦总算收割完了。可天有不测风云。收割完的小麦还没来得及往家运,就赶上了暴雨,爸爸和妈妈披着雨衣,顶着雨跑到地里将捆好的麦个子,麦穗朝上一个个竖起来,三亩麦子足足干了半天。到了第二天放晴,由于道路泥泞无法抢运,再加上麦子淋了雨,三亩小麦全长了芽。爸爸和妈妈心急火燎。但是向国家交的征购却是从二叔家借的头等小麦,发芽变质的粮食留作家用。 妈妈过日子仔细,平时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妈妈常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在我和妹妹小的时候,吃根冰棍就算奢侈品了,所以说我和小妹吃冰棍是有数的,更不用说购买其他零食了。我们家常年用的是节能灯,而且人人养成了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妈妈有一手漂亮的针线活,农闲的时候缝、连忙个不停,我和妹妹穿的衣服,不是大人穿过翻新的就是集市上买的布头缝制的。可以说,在上大学之前,我和妹妹穿的衣服除了校服外,上衣和裤子都是妈妈自行“研制”的。生活逐渐好转后,家里添置了煤气灶、电饭锅、高压锅,但平时舍不得用,只有来客时,锅灶赶不开才享受一下现代化。临高考那年,老师为了让我们这些“尖子生”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实行封闭管理,一律不准回家。妈妈怕我只顾学习,吃不好,有一次买了一斤肉做了六个肉饼,从家里骑自行车用了40多分钟,顶着毒热的太阳,中午将肉饼送到了学校。顿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又有谁想到,妈妈给我送的是肉饼,爸爸他俩吃的却是没有馅的死面饼。 妈妈特要强要面,她没能进大学的门,把它看作是终身遗憾。就是因为这个遗憾,她含辛茹苦,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和小妹身上。她时常告诫我们兄妹俩:“人活一口气,人要争上游。只要你们俩好好读书,长出息,爸妈什么苦和累都挺得住。”村上和邻村隔三差五都有集,但妈妈很少赶集,从不乱花一分钱。但只要为了我们上学购买学习用具,再贵也毫不吝啬。10年前,我考上了县第一中学(那年考上公费高中的全乡仅三名),妈妈高兴得不得了,妈妈怕我寒暑假虚度时日,她竟花了1700多元为我买了裕兴电脑学习机,附带高中全部课程,可见妈妈用心良苦啊。有一次夏天的晚上12点钟,漆黑的夜如同墨染。爸爸开着手扶拖拉机拉着2筐鲜桃,妈妈坐在车斗里,去离家20多里地的县城菜市场去批发,当行驶到县城公路时,被迎面疾驶而来的桑塔纳车撞了个正着,爸爸被甩出五六米远,妈妈被掀翻在车里,压断了右腿,肇事司机趁夜色逃之夭夭。妈妈住进了医院,我闻讯后赶到病房,握着妈妈青肿的手,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泪水大颗大颗地从我脸上滚落下来。妈妈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我很快就会好的,妈还要供你们上大学呢!”妈妈没说完,我已泣不成声了。 六年前,我考上了津城的一所重点大学,妈妈捧着一纸红红的录取通知书一个劲的乐。开学走的那天,我揣着沉甸甸的5000元学费,告别了爸妈。泪眼中,我第一次发现,妈妈的鬓角已有银白的发丝在风中飘动。那一幕已深深地刻进了我的骨髓。大学毕业后,我被津城的一家外资企业聘为高管,并和心仪已久的同学珊珊喜结良缘。当妈妈得知珊珊怀孕的消息,秋后她买了一箱子核桃,带了苹果、色拉油、绿豆、小米等土特产品坐了3个多小时的长途客车到津城前来“慰问”,我到车站见到肩背手提大包小裹,累得气喘嘘嘘的妈妈,泪水夺眶而出。 腊月二十八傍晌午,我和珊珊乘长途客车赶回了家里,刚一进大门,就受到了妈妈、爸爸和小妹的隆重欢迎。妈妈见珊珊左手提着点心,右手拎着酒,心疼地对我说:“看你,珊珊现在有孕在身,是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让她拿这么多东西,咋不知道注意呢?”小妹上前接过嫂子手中的东西。妈妈拉着珊珊的手,问寒问暖。来到屋里,让珊珊拖鞋上炕驱驱寒气,还盯着珊珊左瞧右瞧,看得珊珊都不好意思了。妈妈笑着说:“几个月不见,我们珊珊越长越俊了。”珊珊像个小姑娘满脸桃花开,撒娇似的甜甜喊了一声“妈”,说着一头扎进了妈妈怀里。小妹说:“妈,咱们先吃饭吧,我哥他俩坐了半天车早该饿了。”妈说:“开饭。”说着,爸和小妹将提前做好的一大桌子饭菜摆放好。我看到桌上妈妈炖的香气扑鼻的红烧肉馋涎欲滴。爸爸拿出了平时舍不得喝的压箱底的古井贡酒,我急忙接过来打开瓶盖,给爸爸妈妈和我各满了一杯。目睹浓浓亲情,我站起身,端起酒杯,对妈妈和爸爸说:“妈,爸,我的血液中流淌着沉甸甸的亲情,是二老供我上大学,我的一切都是二老所赐。你们的恩情如日月,今后,我将好好孝顺二老,让二老安享晚年。妈,爸,喝一口。” 我的表态发言,妈妈和爸爸已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妈妈陶醉在家庭的欢乐与幸福之中,高兴地说:“有你这句话我和你爸就心满意足了,我们俩不年纪不老的不用总惦记,好好工作就中了。” 亲情,浓浓的亲情…… 2009年10月20日 丧夫招婿 (电视短剧) 李树钧 时间:现代 地点:王家 剧中人物:王老汉 70岁 李兰英,王老汉之妻 68岁 儿媳高文娟 26岁 女婿刘景秋 25岁 说的是北关村王天合老汉这个特殊的家庭组合:娶来的媳妇如闺女,招来的女婿赛好儿,异性一家亲。 事情还得从头儿说起,这年夏天花红柳绿,草长莺飞。23岁的高文娟经人介绍,从千里之外的柳州嫁到了王家。 王家:门前充气拱门如一个火红的花环,把王家婚礼装点得格外隆重热烈。大门两边斗大的喜字更是透着喜气。 王家院子里:人来人往,王天合老两口乐的合不拢嘴,一个劲地给客人敬烟让茶。 西屋新房内:屋顶吊着彩练,新买的冰箱、彩电都贴着喜字。新媳妇文娟身穿婚纱,面带微笑坐在床上。 画外音:娶了媳妇满堂红。文娟勤劳善良,婚后不久就博得王天合老两口的喜爱。 这天中午,文娟骑自行车从责任田干活回到家中,支好车子,取下锄头,就进屋洗手做饭,不一会饭就做好了。 文娟来到院子里对下地刚回来的王天合说:“爸,回来的正好,饭熟了,洗手吃饭吧!” 王天合高兴地答道:“好。” 文娟又来到东屋笑着对在炕上做针线活儿的婆母说:“妈,别干了,趁热吃饭吧!” 李兰英眉开眼笑地说:“好。”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 文娟对王天合说:“爸,下地干活歇着干,别累坏了身子。” 王天合说:“放心吧,累不着。” 文娟又对婆母说:“妈,针线活不着急就等着我晚上用缝纫机,省得您费眼睛。” 李兰英笑着说:“闺女呀,二宝在外开车跑长途,不着家,地里的活就把你累的够呛了,晚上好好休息会吧,我地里的活帮不上忙,干点针线活又伤不筋动不骨,没事。” 街头:有几个婶子大妈在一起唠嗑。 甲说:“你看王家老太太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儿媳跟闺女没啥两样。” 乙说:“是啊,文娟既贤惠又能干,家里家外,炕上地下真是一把过日子的好手。” 丙说:“真应了那句话,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 画外音:常言说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文娟婚后不到三年,文娟的丈夫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他年轻的生命。 王家西屋:文娟在床上哭得死去活来。 邻居大婶前来安慰:“文娟,别哭坏了身子。” 文娟哭着说:“这真是塌天大祸呀!” 大婶说:“人死不能复生,你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人一辈子谁没有个七灾八难呀!” 文娟用泪眼望了望大婶:“我倒好办,爸妈就这一根独苗,他们可咋挺过这一关哪!” 大婶左劝右劝,文娟总算止住了哭声。 文娟擦干了眼泪,强打精神,自言自语地说:“我要撑起这个家,千万不能趴下。” 东屋:“李兰英病倒在床,两天水米未进。” 文娟拖着憔悴的身体为老人端水喂药,精心照料,耐心开导。一个月后李兰英心情逐渐好转,脸上也出现了笑容。 这天早晨,文娟给婆母梳头发。 李兰英对文娟说:“娟,妈知道你心里难,妈不是老糊涂,你趁着年轻再找个人家吧,不要让这个破家把你拖累喽!“ 文娟笑了笑,脱口说道:“妈,我不走,我服侍二老一辈子。” 李兰英拉过文娟的手,默默地掉眼泪。 画外音:半年后,高文娟的事迹感动了一个本村叫刘景秋的小伙子,他不顾别人的阻挠,与文娟喜结连理,心甘情愿和高文娟一起承担起照顾王家二老的重任,决心用柔弱的肩膀撑起这个濒临破碎的家。 刘景秋是个房屋装修工,走南闯北在外跟施工队搞装潢。 这天傍晚,他下班在县城超市买了一大包各种食品,进家拿到老人屋里。 李兰英嗔怪地说:“你看,又花钱买这么多东西。” 刘景秋站在地上说:“妈,想啥吃就言语,我随时给您带回来。” 李兰英说:“出门在外打工不容易,你不要老惦记我,千万要照顾好自己。” 刘景秋说:“妈,你就放心吧,我会照顾自己的。” 早晨,吃完饭,刘景秋上班临走的时候又叮嘱妻子说:“这次出门我可能一两个月回不来,咱们这个特殊家庭,二老受过磨难,我在家时间少,你替我多照顾老人。” 文娟说:“你在外安心干活,家中二老和责任田就交给我好了。” 说完,刘景秋肩背工具袋,推起摩托车向门外走去。高文娟将丈夫送到门外并叮嘱丈夫:“路上慢点骑。” 刘景秋回过头对妻子说:“放心吧!”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刘景秋、高文娟是一对普普通通的人,虽没有豪言壮语,但在他们身上却闪耀着中国传统美德的光辉,我们需要用他们的事迹感动每一个人,愿天下老人都尽享天伦之乐。 这正是: 和谐相处情意深, 虽无血缘胜亲人。 人间自有真情在, 中华美德正延伸。
守心如玉 传承博爱
晨光朦胧,站在玉田麻山“古人种玉处”,默立良久,心中的烈火在燃烧,胸中的热血在澎湃……
作为玉田实小人,永难忘记那一幕。 1976年7 月28日那天,狂兽肆虐过的百年城市夷为平地,华北重镇化为废墟,二十四万同胞葬身楼底。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黑色闪电刚过,当余震还在不断,全国人民就向唐山伸出了援助之手,几十万名伤员被紧急疏散到各个县区。在玉田县医院对面的实验小学成了临时抗震医院,在这里奏响了一曲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人乐章。在那几排青砖瓦房前,一个人四十多岁的男人,正在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他--就是放弃唐山的优厚待遇,毅然留在贫瘠玉田的许景昌校长。许校长一声令下率领教师们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岌岌可危的教室,把桌子搬到操场,搭成临时病床。可谁又知道,在他们当中有十几位和许校长一样,家在唐山,父母亲人生死未卜,可他们只能把牵挂留在心里,坚强挂在脸上!
救援车来了,伤员来了,一个噩耗也随时而来:许校长一家七口全部遇难,但他只是悄悄地拭去眼角的泪花,因为他知道哀痛号啕并不能安慰逝去的亡者,痛不欲生更难以内心的伤痛。只有承受痛苦,开创新生,这里更需要他!他背起一个伤员,大步朝操场走去,脚步虽然沉重却是那么从容。在他的感召下,全体教师都义无返顾地投入了这场战斗。
一车又一车的伤员接踵而至,他们从早上一直奋斗到第二天清晨,水米未沾,他们太累了。看,忙碌的身影中有个最年轻的女教师拖着疲惫的身子,冲在最前头,她面对一个个血肉模糊的身体,望着一张张痛苦呻吟的脸庞,她就是当时最年轻的女教师--张素云。
是谁给伤员拿来了崭新的被褥?是无私的实小人!是谁给他们端来热乎乎的饭菜?是博爱的实小人!是谁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是坚强的实小人!三天三夜,老师们的眼圈熬黑了,许校长的头发熬白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望着远方,苦涩的滋味涌上心头,辛酸的泪水划过脸庞,他多想探询一下家人的情况,他多想再看看亲人最后的容颜,他多想尽一个儿子应尽的孝道,但肩头的责任使他只能把这些默默地留在心底。
经过漫长的半个多月,伤员们已经有妥善的安排,许校长回到了他的老家,面对着自己昔日的家园,如今已经是废墟一片,断壁残垣,亲人们尸骨无存,禁不住仰望苍天,泪如涌泉。但是为了玉田的伤员,他撑着羸弱的身体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玉田。
为了能让孩子们尽快上学,他带领着全体师生和泥、脱坯、建简易棚……人人在默默地、默默地劳动着、劳动着……9月1日,学校终于如期开学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这是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的精神,这就是大难当前,舍我其谁的实小人!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要苦孩子。为了打造玉田县的一所龙头学校,许校长多方筹措资金,带领教师研究教材教法,玉田县小学第一栋教学楼拔地而起,一批批中流砥柱应运而生。当年那个最年轻的女英雄已经成长为玉田实小的第二代领导人—张素云校长。记不清她多少次早来晚走,记不清多少次彻夜不眠,从早到晚,从秋到冬;朝朝暮暮,岁岁年年,守候在她心中的是那盏希望之灯,犹如追日的夸父永不言累,恰似开弓离弦的利箭永不返悔。汗水浇筑成绩,荆棘构筑辉煌,在她的领导下,学校已经跻身了省市级示范校的行列。
时光飞逝,实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那永恒的实小魂。一颗颗朴实的心跳动着如火的事业之律;一片赤诚之爱倾注着桃李芬芳。是他们,凭借一付厚重的双肩和一根坚韧的脊梁,撑起玉田实小的蓝天!第三代领导人——郑锡钧校长 ,他以新理念,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指引着实验小学走出了一条教育科研之路,如今已成为全国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河北省重点小学。看!宏伟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占地103亩,拥有教职工200多名,自2004年兴办寄宿以来,在校生达到3700多名。一面面锦旗、一张张牌匾记录了玉田实小的累累硕果。“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玉田实小,正像一艘扬帆的航船,向着光辉的彼岸前行!它正以昂扬的姿态走出唐山、走出河北,走向全国。
苦寒砺尽,梅花更蕴香!也正是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玉田人,以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守玉之心,传承了种玉之地的博爱,使玉田这只苍鹰,奋翅于冀东苍穹。
望着这巍巍麻山,手抚种玉石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憔悴红颜;不变的是心中的那份信念,那就是用激情和热血铸造的———永恒的实小魂!
作者姓名:李艳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