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年来一直珍藏着1956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铸工车间赠送给苏联斯大林汽车制造厂铸工车间的“友谊的结晶”纪念牌。 “友谊的结晶”纪念牌

这块纪念牌正面有苏联设计的中国第一制造汽车厂的厂景和解放汽车,并有“首次开炉纪念”字样,是灰铁铸造,彩色的油漆已随着年代的推移而大部分消失,这块纪念牌不但记载着苏联包建一汽(简称)的历史,更时时勾起我对故乡——长春一汽的怀念。
追溯到50年代的历史, 1950年毛泽东和周恩来到莫斯科会见斯大林并签定中苏友好条约。从那时起,苏联正式成为中国人民的老大哥,一汽是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目标是建设成为年产3万辆中型卡车的工厂,工厂在破土动工时,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代号为652厂,几百名苏联专家来到长春市郊的荒野土地上开始了一汽建设,同时也从全国各地抽调大批的骨干到苏联实习、培训并参加一汽的创业。 从厂房到家属楼设计建设,苏联老大哥却没有附带任何条件,无偿地帮助和中国人民并肩建设,和中国人民接下了深厚的友谊。在1956年7月,第一辆解放车下线,标志着中华民族汽车工业崛起,奠定中国汽车发展的基础。(该车载重4吨,是斯大林汽车厂的“基斯150”的产品,这个车是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援助苏联的,美国的名字叫“万国”,到中国叫“解放”,这个名字是毛泽东亲自书写的)这是苏联人民无私帮助和中国人以一国之力投入的结果,更是国家领导人关怀和支持的结果,并且毛主席在1958年2月13日亲自了视察一汽,给一汽职工极大的鼓舞。
毛主席视察一汽和一汽工人亲切握手、交谈(父亲珍藏了多年的老照片)

一汽铸工车间刘成福是一汽初期建设的见证人,他的辅导老师正是苏联专家,朝日相处,他们结成了不解之缘,苏联专家为了培养中国技术人才,每天都给刘成福提出一个技术问题,让他思考,回答,并点评指正。当苏联专家回国时,还未忘记对刘成福的勉励:“我要回去了,在分别时我要好好表扬你一下,你已经是位非常优秀的技师了,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多么朴实的语言呀!却凝聚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刘成福受组织的安排,带着中苏人民的友谊和对专家的感谢之情,亲自制造了我收藏的开炉纪念牌木模。1956年3年3月26日,浇铸出新中国汽车工业第一批汽车铸件,同时浇铸的还有开炉纪念牌。这块纪念牌是多么有历史意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