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141|回复: 1

“最富低保户”潜伏三年名下六套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5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今年4月起,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民政局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核查低保人员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对于不符合低保条件的“骗保者”进行清理。核查过程中,大量“潜伏”在低保行列中的“富裕户”浮出水面,其中一对名下拥有6处房产的“最富低保户”被曝光后,引发舆论一片哗然。低保好骗还是“穷故事”好编?“骗保”不仅是包头的特例,其他地方也不时发生。为何屡禁不止?为什么就那么好骗?该住户所在居委会主任称,了解其家庭情况,但不知其房产状况。当地民政部门对其做停保处理,正在研究是否追缴之前发放的低保金。
   一个区404名低保户有两套房
  “这次对包头市所有低保对象的核查比对,目前已比对3万多人,还有3万人待查。”包头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副科长郝瑞东介绍,核查比对工作结果令人冒冷汗。
  “仅石拐区8200多名低保户中,我们就查出404人拥有二套住房,估计还有‘漏网之鱼’。”他说。
  包头市石拐区民政局副局长王建军用“费力不讨好”形容最近的工作。他说,核实低保对象个人信息需多部门配合,信息比对系统还没全面铺开,大量信息都需要手工核对,工作量非常大。在查出大量“骗保者”后,舆论让他们倍感压力。
  包头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郄仁说,由于城乡居民财产核对平台尚未建立,核查家庭财产,家庭收入情况只能靠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传统方式进行。虽然包头市近年来实行了“一个大厅,联审联批”的申报制度,但仍无法避免“骗保者”混入低保人群中。

  六套房低保户“潜伏”三年
  石拐区居民吕某夫妻均有重病在身,不能工作。2008年下半年,吕某向石拐区民政局申请享受低保。简单核实吕某的家庭情况后,民政部门按月为吕某夫妇及他们正在上大学的儿子发放低保金。
  核查中,民政局人员在房产部门发现:吕某及妻子名下,竟有6处房产,包括3处柜台、1个底店和2套商品房,总面积逾300平方米。
  “他家的情况我们都比较了解,但没想到他们名下有这么多房产。”吕某所在居委会主任高换娥回忆说,吕某申请低保时,居委会和民政局人员都入户调查过,看到厚厚的诊断书和他家的生活条件后,觉得吕某一家应享受低保政策,因此低保金很快就批了下来。
  吕家的邻居王金罗说,他与吕某20多年邻居,时至今日,也不知道他的邻居是包头“最富”的低保户。
  吕某承认,他确实隐瞒了个人的财产信息,但他辩称,有5套房子是他父母的财产,妻子名下的一套住宅,则是他做生意的妹夫为防生意失败破产留下的“后路”。
  “老人本想以我儿子的名义购买这些房产,但他当时太小,还没身份证,就只好写在我们夫妻名下。”吕某说。
  包头市石拐区民政部门表示,民政部门没有执法权,对吕某暂作停保处理,至于是否追缴之前发放的低保金,要经相关部门研究后做决定。

  最富低保户被暂停低保
  包头市石拐区民政部门负责人透露,民政部门没有执法权,他们只能对吕某暂作“停保”处理,至于是否要追缴之前发放的低保金,还要经相关部门研究后再做决定。
  尽管包头地区对“最富低保户”还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惩治措施,但这一现象却引起广泛议论。
  内蒙古一家事业单位的员工白香说,我们同情包头的吕某和妻子有病在身的现状,但他隐瞒家有6处房产的事实却是对公众的欺骗。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居民张海燕说,“我们希望这项惠民政策能惠及到真正需要的人,更希望全国民政系统对低保能来个全面大清查,尤其要打击人情保现象”。

  民政局:核查骗保工作费力不讨好
  包头市石拐区民政局副局长王建军用“费力不讨好”来形容最近的工作。他说,核实低保对象个人信息需要多部门配合,在信息比对系统还没全面铺开的情况下,大量信息都需要手工核对,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然而在查出大量骗保者后,舆论让他们倍感压力。
  “如果不做这项工作,这部分人可能要继续骗取国家救济,但查出问题后,却会被舆论推向风口浪尖,甚至剑指民政局失职。”包头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郄仁说,由于城乡居民财产核对平台尚未建立,核查只能靠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传统方式进行。虽然包头市近年来实行了“一个大厅,联审联批”的申报制度,但仍无法避免“骗保者”混入低保人群中。
  “今年包头成为国家级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城市,我们原本想借此机会肃清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没料到工作一开始就遇到阻力。”包头民政系统一工作人员说,担心枪打出头鸟的悲剧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须监控低保户“车房”财产
  监管失职致骗保频现
  内蒙古社科院首席研究员潘照东说,低保等社会保障政策是对“最少受益者”的眷顾,如果这个政策让本不该受益的人占有,则有失公平。“该享受低保的人费尽周折上不了低保,媒体却屡屡曝光开着奔驰拿低保的案例,我们得深刻反思这个问题。”
  潘照东认为,骗保现象频现,一方面说明这些人诚信道德的问题,另一方面则说明政府监管部门失职。按理说,民政部门对低保认定和复核程序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关于低保的申领与审核,在很多地方都需经居委会、街道乡镇、区县等多重审核,而且,街道办事处等部门与居民最接近,对于他们的生活状态也应当十分清楚,为何眼睁睁地放不符合条件的人通过呢?居民的隐性收入或许难以掌握,但车辆、房产等大宗显性财产只要到相关部门调阅都会十分清晰。
  内蒙古慧聪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献华说,只要监管者切实履行好职责,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需要大量的走村入户调查,就会大大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否则,所谓的公示、审批等制度形同虚设。尤其要让“骗保者”及失职者承担相应责任,才能从根本上起到威慑作用。此外,相关部门还要加紧完善低保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申报的收入和财产情况进行核实的信息比对系统建设仍需提速,这也是低保救助、医疗救助、保障性住房以及其他社会救助项目公平、公正实施的重要保障。

  “最富”低保户让惠民两字颜面何存?
  关于骗保的事件屡有发生,今年一月,媒体曝光江西湖口县“死人吃低保”事件。江西省湖口县民政局副局长骆丛生的父亲骆水贵过世两年多了,但低保照吃不误。直到村民不断举报,低保才最终取消。
  骗保事件频繁,让我们对于目前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心存忧虑。据民政部报告显示,2010年底全国共有2,310.5万城市低保对象,比上年同期增加454万人,增长了9.5%。在我们对骗保人进行道德审判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质问政策监管与执法者。正是政策监管存有弊端,才能让骗保人有机可趁。
  “低成本”是骗保事件屡禁不止的原因,对于骗保者而言,道德底线约束有效的话,也就不会出现这一问题。提高骗保者成本,需从经济与法规两面下手,不能止于道德审判,需要完善的法规支持这条“底线”。
  法律人士认为,目前中国低保审批等制度形同虚设。要让“骗保者”及失职者承担法律责任,才能从根本上起到威慑作用。解决骗保问题要从权力问责下手,建立严格长效的问责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申报的收入和财产情况进行核实,对于骗保者予以重罚,是堵住低保政策漏洞的治本之策。

  “骗保”仅仅是惠民担忧的问题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家对于民生的补贴与关怀不断加大。十二五是国家改善民生,突出惠民政策的关键之年。教育优先、文体惠民、医疗救助、保障性住房等重磅惠民政策将陆续实现。作为十二五民生大戏的开局之年,在此背景下,建立完善的惠民保障制度,比民生工程更为重要。
  随着国家保障房的大面积开工,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经爆出骗取保障房的事件发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居者有其屋比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指标更为重要。与低保相比保障房的利益诱惑更大,即便保障房建设目标完成,但“中饱私囊”乱象滋生,也会让国家惠民政策最终落空。
  “最富”低保户是民政工作没有深入群众的具体表现,很多地方政府基础公务人员调查核实松散,低保人领取低保之后,没能做到定期回访。同时,也有官员担心,曝出骗保事件将会影响政绩,从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此,舆论对于自我“揭发”不应过重的口诛笔伐,这样或将使得更多的公务人员,放下“官架”和思想负担,切实落实解决惠民政策。
  媒体对于包头“骗保”事件的高度关注,并非是对包头“最富”低保户的个象义愤填膺,而是对8200多名低保户中就有404人不符合标准的担忧。惠民政策一旦成为“富有”人群二次造富工具,无疑将会加剧社会贫富差距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发表于 2011-7-5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 低保户也富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