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6-26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955年在喀左县马厂沟窖藏坑中出土一件高 24 厘米、口径 34 厘米的铜盂,腹内壁铸有"匽侯乍饭盂"五字铭文,简称"燕侯铭铜盂。"13据考,这是西周早期器物,其中的"匽侯"就是后来文献中的 "燕侯"。"这个发现表明,在西周初期燕国的势力也许进抵辽西地区大凌河流域。"仅用"燕侯铭铜盂"得出这个结论尚缺少力度。其后 1973年和 1974 年又在马厂沟附近的喀左县北洞村和山湾子村发现三批青铜器群。这几批窖藏的青铜器之饕餮纹、夔龙纹、圆涡纹等主题花纹和多数器物的造型,均与中原出土西周初年相应器物相似、相近。此外,在朝阳魏营子先后清理九座西周时期的土坑木棺墓,这些墓的结构与燕侯政治中心白浮村的西周木椁墓相同。上述发现把北京地区即燕侯政治中心的"西周文化遗存与喀左、朝阳的铜器窖藏和墓葬有机联系在一起。在辽西地区确实存在着代表燕国势力的西周早期的文化遗存。""这就更加有力地证实了上述论断"即燕国势力"已进抵辽西地区大凌河流域。"14
大凌河是古代中原通往东北的重要交通途径,又是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咕噜沟、马厂沟、北洞村、山湾子、和尚沟、小波汰沟、大庙、魏营子、十二台营子、木头城子、波罗赤、花尔楼、二十家子和烧锅营子等商周重要遗址均分布在大凌河两岸,进一步说明大凌河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在一个不甚大的范围内,有偌多遗址,特别是四处青铜窖藏,不仅可以判定西周早期燕国势力已进入辽西地区,而且还可以说明喀左-建平一带是燕国经略东北南部的一个重要政治军事基地和文化中心。
据金岳先生考证,基人是西周初年燕国向辽西进军的重要将领。他指挥燕军"先后占领了孤竹 [国]在今辽宁朝阳西边的建平、喀左等地,到达渗津河北岸。"基人的墓地在昌平县白浮村,从 M2出土了"基戈"和"基戟"。在建平发现名为"基"的铜爷。似可证明"燕将基人或其部属曾在进军辽西后还留戍建平一带。"15
由上述史料和分析得知,西周早期燕国势力来到过辽西地区,主要是指军事、政治势力。建平与喀左毗邻,在这里无论是军事据点,或是一段防线,必须驻有燕国军队和行政官员、"匽侯铭铜盂"的出土,虽不能断定燕侯生活在这里,但似可说明到过这里。魏营子九座墓的墓主基本可认定为古燕人。将军基人及其部队驻扎在这里,进一步说明古燕族人口北上到辽西地区。周初,来到辽西的古燕人根据居住时间之长短,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长期居住乃至了此终生于辽西,并安葬于此地,应称为长住人口。一个时期内生活工作在这里,事毕后则南归,像基人那样,特以准长住人口称之。来到这里后,又匆匆离去,留下踪迹少,影响较小,可称为临时人口。大体上他们都是古燕人。周初的古燕人,几乎完成华夏化的进程。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那位将军基人。据《广雅 释言》:"姬,基也。"由此可证,基人为姬姓,这是华夏族的基本姓氏之一。
综观上述,西周初期汉族先世华夏人口较有规模的北上,来到辽西地区,特别是大凌河流域。大体上属于拓地戍边性质的人口迁徙。他们与这里的土著孤竹人、客户其 氏族团,还有其他民族共同体相结合,从而增加了这里的人口数量,壮大了华夏人口的力量。来到这里的古燕族人口不论属于哪种类型,都要带来中原文化,促进这里的开发,加强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这是北方人口迁移史、东北地区华夏--- 汉族人口史的重要篇章。
三、春秋时期冀北辽南民族人口格局的变化
山戎是我国北方一支古老民族。早在虞舜时代就与华夏发生关系,并接受虞舜的安抚。随着历史发展,山戎逐渐壮大,并不断南下。《史记》卷一一 0《匈奴传》载:"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据这段史料前后文分析,该是秦穆公、晋文公时代,相当于春秋中期。是时山戎居地在"燕北",这仅仅指出其方向,具体在何地,学界一直争论不休,至今说法不下五六种。笔者认为,山戎最强大时,基本控制了滦河流域和大凌河流域。其中的孤竹、令支"二国,山戎之与也。""与"是与国,在这里当是附属国之意。清人江永的名著《春秋地理考实》云,令支、孤竹二国为"山戎所居"。据此,山戎到这二国中居住游牧,二国成为山戎势力的组成部分。甚至无终都变为山戎的一部分16。山戎或山戎伙同令支、孤竹等多次南下攻打燕国,有时凭借机动、灵活、快速的骑兵越燕而深入山东半岛乃至中原腹地,骚扰齐鲁郑晋邢等国。当然燕国受害最深,甚至"隔绝于周室",致使燕国"职贡不至"17。山戎成为中原诸国严重威胁。
公元前 7 世纪中期,齐国经过改革而强大,成为中原霸主。在齐桓公主持下,对山戎由消极防御改为积极进攻。能够确定具体时间的有下面两次。齐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 663年),据《史记 齐世家》、《史记 匈奴传》载:"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率师来救,反击山戎,"山戎去",齐军 "至于孤竹而还"。这次齐军进至孤竹国首都孤竹城即今河北省迁安与滦县之间的滦河北岸而返。四年后即公元前 660年,齐桓公再次北进,《国语 齐语》记载:"伐山戎,鼲令支,斩孤竹而南归。"引文中的"鼲",系砍击之意;斩,系斩首。齐桓公这次北进,再次打垮山戎,击破令支,斩首孤竹王。上述两次北进中,前 660 年之役,重点打击山戎,使"山戎走",指其溃散,北退。前 663 年之役,打击主要对象是山戎及其与国令支、孤竹。连续进军均取得胜利,声震北方,致使海滨诸侯纷纷表示臣服。
此外,齐桓公还有一次向北进军。《管子 小匡》云,桓公"救晋公,禽狄王,败胡貉,破屠何,而骑寇始服。"对这条史料有三点需要剖析。其一,在战争方向、范围上,虽均属北方,但"救晋公,禽狄王"大体发生在接近正北地区,与本文所确定的空间无涉。"败胡貉,破屠何"肯定发生在东北地区,当是本文论述的内容。其二,引文中的屠何,据吕思勉先生考证,在辽宁"锦县西北。"18屠何即徒河、汉代徒河县就设在这里。锦县西北部的东周墓葬和出土的青铜器物说明,这是个重要聚落,屠何当在这里。"19其三,引文中"胡貉"中的"貉",春秋时期常发 音,汉朝以后用"貉"代之。貉即貊,他是我国北方一支重要族群。后来貉与分布在辽宁、吉林东部和朝鲜半岛北部的秽人融合,成为秽貊。春秋时期,貉人的一支生活在辽宁南部偏东。司马迁指出"燕北迫蛮貉",其意为燕国北部与貉毗邻,并常常受其威胁。齐桓公率军打垮这里的貉人在《管子 小匡》中还有一处记载,桓公"北至于孤竹、小戎、秽貉。"反映这件事情的真实性。这次战争的具体时间无法明确,但可判定在前 660年之役以后。一般言之,只有通过前 663年和前 660 年两次战争,打垮山戎及其与国令支、孤竹后,才可能经过渤海西北岸走廊继续北进貉人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