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341|回复: 4

旭宇艺术馆征文第十二篇:仰望那一脉山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6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仰望那一脉山峰

                 

                                                 张 利


麻山,又称古溪山,在玉田境内。位于玉田县城北5.5公里处,为燕山余脉。麻山虽海拔不过115,也没有高耸入云俊拔、伟岸的高度,更没有奇险如刀凿斧般的峰峦,怪异、峥嵘的绝壁、岩石。但麻山却是一脉历史亘久远的名山,几十万年史前时代地壳的裂变、隆起,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使这座山脉因其历史的悠远,漫长而闻名。麻山还因为渊源春秋历史时期发生在这里的一个农民阳伯雍种石得玉的古老传说而有了更深邃的文化内含。后又被多种版本的县志辑录为玉田八景之一。麻山有怡人的景致,纯朴的人文风情,涧谷间涓涓流淌的溪水,在山顶上的古人种玉处还竖有清代乾隆三年重立遗存至今“古人种玉处”的石碑,那历史悠远,流传至今的古老传说,使这一脉山峰成为了具有特质文化内含,又极具京东区域特色的文化坐标。

阳伯雍的麻山种石得玉的传说,发生于春秋旱灾最为严重特定的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战乱、灾荒、苦难频发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在灾荒、饥饿、苦难面前人与人之间应扶危救难美好意愿的一种速求。传说中阳伯雍以水解救了一批又一批灾民,可自己田里的秧苗却因久旱枯干而死,这是损己利人的一种人间大爱。阳伯雍舍己小利却救旱灾之中灾民的义举,最后感动了被幻化成为一个老者的山神,赐给了他石子播洒于山顶之处,终收获到了玲珑、剔透的美玉,将美玉晋献朝廷可得之于显赫的官爵,卖予商人则能获不尽的钱财让他衣食无忧。但他却超越、摆脱了显赫官位,金钱世俗的牵绊,祈福苍天、大地化玉石为涓涓流淌的山泉,传说中神话所展示给我们的却是悲天悯人的一种大境界。传说中阳伯雍在灾难面前舍己之小我,施爱于天下的那种人间大爱又是那么朴实纯美,也使得这一悠久的历史传说才可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松柏一样旺盛的活力,在玉田这一方土地上不断的传承。麻山种玉也使得这一散落在民间的优美传说早在我国东晋时代就被辑录于中国最早的志怪小说《搜神记》中流传甚广。

麻山种玉的传说随时空流转悠悠两千多年,种石得玉也经历了不断演进,剥离糟粕不断丰富的过程,从最初的慈爱,救人于危难,逐渐延展升华为更为忘我舍己的人间大爱,也就是勤劳,无私,奉献的玉田精神。

麻山凸起的山峰或许是地质结构变异的造化,那么精神财富的累积则是在日复一日轮回中,渐趋丰满的结果。在那蜿蜒的山路上我想像着两千多年前那个朴实壮汉汲水艰难行走的背影,大颗大颗的汗珠从他那黄神褐色的脊背滚落而下,可以想像是多么的艰难。其实他和骄阳似火下枯干的秧苗一样的干渴难耐,但当他面对向他蜂拥而来的乡亲,拖着银发的老者望着水桶里的甜水,那是怎样的一种眼神。幼儿撕心裂肺的哭声如刀子在他的心中割划出一道道伤痕,他把水捧给白发老人,捧给幼儿。在他的眼里、在他的心中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是他的爹娘,那些伸出小手的幼儿就是他的子孙,也正是有了那种善待父母般悲天悯人的情怀才敢于舍弃。他的名字才会那么深深的被凿刻在了人们的心中。是传说也如隆起的山峰一样可以让我去抚摸。我在这一脉山峰的苍松、翠柏间,在香客踩踏过的山间小径,在麻山寺烟云缭绕的佛像前,在山石、崖壁间一束束粉红、浅黄野花摇曳的花丛中搜寻历史留下的足迹,体味传说浸润过山石的那份厚重,吮吸着甘洌、清纯的山泉带给身心的那份鲜爽,在麻山那块并不算太大的种玉处,我掬一捧厚土,真的觉得捧在手掌上的就是晶莹、剔透的美玉,登山顶揽一望无尽的原野,始于晋朝的这一方土地便有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玉田,是那么美。

在落日西下的黄昏,我凝望那一脉浸泡在火红晚霞中的麻山,种玉处那一块残旧的石碑在绚烂如火的晚霞辉映下欲发有一种沧桑,凝重的历史感,似乎从那雕凿的碑文间有一种向我灼灼闪耀的灵光,对我来说这是一脉叠印着历史印迹的神山,有着让人去不断的探寻,不断去品读的深遂,也让人挥之不去,在我的心中耸起令我和我的后辈儿孙仰慕,膜拜的山脉,我来麻山从最初的乘一时之兴或搜寻揽胜的猎奇,到后来在山峰之间,涧水之旁,烟云缭绕的古寺中渐渐的进入一种境界,在山之间受到一种情操的滋养,美好,善良人性的薰染。时下欲念让人变得茫然而躁动,浮华的背后其实我们并不是那么富有。所以心灵、道德都有一种后天的残缺――这个世界对于勤劳无私奉献舍我的需求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急切。

我漫步于蜿蜒绕山的羊肠小道上,身后的古寺人被浓浓的暮色,淹没的似陷似现了,只有那古寺以被浓浓的暮色淹没的似陷似现了,只有那从古寺中传来深沉的暮鼓,鼓声在山之巅,在一望无尽的种玉之田上,在我的心灵久久的鸣响、回荡。

作者地址:玉田县大安镇村

发表于 2011-4-6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1-4-8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1-4-10 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不错呀,用诗般的语言给种玉的麻山涂抹上了一层玉的色彩。
匿名  发表于 2011-4-28 22:59 | 来自北京
有幸读到老友张莉的作品,见文如见人。留个悬念,也许将来有机会我们会见面的。祝一切都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