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2547|回复: 10

隐括苏东坡《行香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0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苏东坡尝隐括前人诗以成词,如《哨遍》者即隐括陶渊明《归去来辞》。方读东坡《行香子》,不觉手痒,遂逆其意括以成诗。
隙驹石火梦中身,浮利浮名枉累神。且爱无尘夜似海,莫虚有月色如银。
文章虽抱谁曾惜,况味独欢懒可亲。作个闲人归去矣,携琴携酒逐溪云。
                                                     ——2011、2、20
行香子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发表于 2011-2-20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毒读太懂,意向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我所说的逆不是指苏词的词意而是对隐括这术语的反向使用。隐括这一词前秦时代便有本是木工矫木材的一种工具,人们在使用这个词时有所伸。苏轼将前人诗改写为词时对自己这一行为用一词来专门概括,便使用了隐括这个词。尽管这一种改写方式在苏轼之前也许有之,但将隐括一词引入以定义改诗为词,大概苏轼是第一人。我这里改词为诗是隐括的一种逆向行为。
发表于 2011-2-2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文笔深邃,情感悠扬
发表于 2011-2-21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3093250174839403588_副本.jpg
发表于 2011-2-2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隐括得好就是感觉“莫虚”一词的“虚”别扭,给师父提意见,还是第一次,尚请邵兄赐教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7# 若水梅痕


    终于肯提意见了。这正是我想要的,不过还不够。作者其实很难评判自己的东西,不知道它客观上究竟是怎样一个样子。所以需要别人来说出自己的感觉和看法。
这个不仅一个“虚”字,还有“累”字将就了平仄,另外独字范孤平了。与原词相比,骨多肉少,意多情少,所以难免干瘪枯泛。
发表于 2011-2-22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8# 邵官屯


    ——诗律术语。律诗大忌。指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一字用了仄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三字用了仄声,全句除了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声,故称。唐人律诗最忌“孤平”。倘在上述句型五言第一字或七言第三字位置上遇到必须用仄声字的情形,则要采取“拗救”的办法。
         我于这方面了解得少,是按现代音韵读的,所以并没感觉你那“独”字犯孤平了。不肯提意见者,是见地没到那个高度啊,学还学不过来,可怎么敢瞎提意见呢,怕一不小心漏了怯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9# 若水梅痕


    我们都不要怕露怯,互相发现问题,遇到不懂得找资料提供给大家,这样才可能有所提高,来这里不仅仅是玩,也想着有点收益不是?又是一句话就可以惊醒梦中人。
发表于 2011-2-22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唉!师父,我是真不懂那么多啊!又一向不善作评,岂敢妄下断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