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502|回复: 4

[原创]人,应当有浩然之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5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人,应当有浩然之气      




     记得还是我在很小的时候,老师给我讲解一篇课文时曾经对我说:“课文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名言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说的,他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作为男人成就大业必须遵循和坚持的信条,所以,你要牢牢记住并按照这句话说的去做,将来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从此,“浩然之气”四个字便牢牢的印在了我的心中。只是那时我还不理解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总认为山的雄伟,水的灵秀,必然会在天地间充盈着一股豪迈、刚正之气,它应当是太阳和星辰的光辉,它应当是人世间的大仁大义大德大道的蕴含,它更应当是每一个男人应具备的阳刚英气。所以,在我后来的人生历程中,无论是在莽莽燕山,还是巍巍太行,乃至大漠草原,总是喜欢一个人站在高高的山上,要么俯瞰阔野和江河,要么仰望蓝天白云,要么远观群峰耸峙,总想在那长河落日的胜景之间,在那雁叫长空的壮美之下,在那群星闪烁的浩瀚之中让自己领悟到天地间至刚至大的中正之气究意是什么。

    后来我明白了:这浩然之气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一股正气。它能惊天地泣鬼神而使人顶天立地,它是人先天浑成的清洁纯朴无私无畏无欲无求的真元之气,是人后天涵养的大仁大爱大道大德宽容友善的理念,它能使人消除一切私心杂念,它能使人祛除一切贪欲和奢望,它是一个高尚的人应具备的观念和情操。

    浩然之气体现的是人应具备的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吾养吾浩然之气”这种精神境界集中表现在它所蕴含的深沉、博大、纯朴、灵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上。《论语》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一个受了教育有知识、有头脑、有抱负、有地位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广阔,不可以没有强韧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因为无论是自己有建树,还是以天下为己任,就必须要有使命感,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要吗?死了才停息,路途不也很遥远吗?正是这种思想,才使得北宋大儒张横渠有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襟怀、器识与宏愿;才有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情怀;才有了47岁的文天祥在“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的壮慷激昂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之后,挥笔写下“唯有一腔忠烈血,碧空长共暮云愁”之后掷笔于地,毅然决然慷慨赴死的壮举;才有了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祝福趋避之”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而进入文化昌明的今天,我们却看到那么多的人总是嫌自己的官职小管的事少,好象联合国的秘书长让他做才好,总嫌金钱物质获得的不丰厚,好象全天下的财富都归他一个也不多,天天的恨天怨地:某某人本事不如自己但职位却比自己高那么多,某某人靠偷机钻营升了官发了大财,还有的人每天蝇营狗苟的除了研究如何做官就是如何发财。有时我就想:这“名”和“利”真的那么重要吗?一个人,如果除了“名”和“利”二字之外就没有别的追求了吗?真的让他拥有了“名”和“利”又能怎么样呢?我曾经对一个正在发牢骚的人开过这样的玩笑:你的本事是很大,你应当是个神,应当是希腊神话中主宰该亚的阿特拉斯。而我心里却在想:一个占有欲极强且贪婪成性的人,怎么能养“浩然之气”呢?这样的人的精神境界又会如何呢?我想:亚圣孟子正是看到了人的这些恶劣的本性,他才认为:一个人,只要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才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心不为所动”的精神境界,这才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所应具备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治天下”那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

    浩然之气体现的是人生的修为和人格的魅力。我一直认为:人,终其一生,其实都是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不断自我修行达到辉煌的印证,也是登上那一叶扁舟乘风破浪的通过一番拼搏才能渡过生命之河到达最后彼岸的苦旅,更是不断对自我人格进行千锤百炼之后方能达到百炼成钢那种浴火重生的经历,有时要经风沐雨,有时要忍辱负重,有时要特立独行。我不知道苏东坡是在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下才写下了“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句豪迈洒脱气贯九天的逸群绝俗之语,他是不是在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胸中具备了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处之泰然,享受到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快哉之风呢?我想:一个人只要具备了天地之间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怎么能不超凡脱俗坦然自适呢?又怎么能不在任何境遇中处之泰然享受到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快哉之风呢?而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人生修为达到这样的境界,没有浩然正气是万不可能的。著名学者、教育家罗家伦曾经说过:“所谓人格,就是一贯的自我,它应当是根据我们对于宇宙系统的研究与反省所得的精确认识,而向着完美的的意境前进,向着真善美的世界发展。”他所说的人的人格应具备的这种统一性和一贯性,不就是人格的魅力之所在吗?古代先贤的一生都坚持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那种为了理想而甘于忍受贫困与孤苦的执着与人生中那种至真至纯至高的修为,这么伟大的人格魅力,没有浩然之气作为精神支柱怎么能行呢?现生活在现今时代的人们,更多的人却把目光和着眼点放在了对自己和社会的疑问上:为什么那么多“相当级别”的“大官人”、“肉食者”们竟然会因为对物质、金钱和美色的索取而倒下?还有多少没被查出来的呢?执法部门“说一不二”的人为什么竟然是黑社会的“老大”?四川“彭水诗案”、山东“高唐文案”、河南“灵宝贴案”等因失职应被问责或是应受到法律惩处的官员们不但没有受到惩诫,反而却得到了升迁,公理在哪里?于是乎,有人便把鲁迅的话搬了出来:“窃窃私语而又死气沉沉的世界啊!”真的是那样的吗?我不信,只是在心里想:大千世界,只有没发生的,没有不可能发生的。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是时代和社会的主流吗?从三皇五帝到唐宗宋祖,哪个朝代没有阴暗面?哪个时代没有弊端?最后不都是在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中走了过来了吗。作为先贤的后人,总不能一听有人歌颂大唐王朝就否定“贞观之治”吧?那么我们的唐诗从何而来的?总不能因为徽宗赵佶会绘画就否定大宋王朝吧?那么我们今天捧读的宋词从何而来?更不能看到有人赞颂大清王朝就全盘否定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吧?所以,我认为,都是那些人心中没有了浩然正气才导致的他们总是以点带面,有狭隘偏见那是自然而然的了。如果我们能对照苏轼的《留侯论》中“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想一想,我们如果能有这种大智大勇的高尚完美的情怀,心里还会有那么多的失落的愤慨吗?我们看到的那些又有什么呢?清代文人龚自珍则将个人哀乐与天下形势、人心风气等社会性问题紧密地绾结在一起,他提倡:“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于所不言求其言亦在是。”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人首要的是要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其次是有些话虽不愿说,但如果不说不行那还不得不说;再次是做到不准说真话时要做到沉默是金;最后才是自己不愿意说但有人非要自己说,那才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我们都不是独立生存的人,在一个时代和社会之中总是适者生存,你如果改变不了这个世界,那么只能被这个世界改变。这正是古代儒家所遵循和提倡的“克已复礼”的人格魅力之所在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修为。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了浩然之气是不可能的。

    浩然之气体现的是人的理想和希望之所在,会给人以自信和不竭的动力源泉。伏尼契说:“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正因为此,远大的理想是一种强烈而真挚的精神向往,它来自于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就不会有浩然之气,而这种远大的理想的坚定的信念,决离不开人应具备的浩然之气,必须时刻充满希望。所以,人,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处在逆境中,哪怕身陷泥沼,依然昂望晴空。有了理想才会有希望,有了希望,才能彰显浩然之气的巨大作用。苏东坡曾经写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词,他把人生这种淡定和致远可谓到了人生的极致,“人间有味是清欢,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他面对挫折苦难保持平和淡定心境的最佳写照,如果一个人连一点浩然正气都没有的话,是不会写出这么好的诗句的。是啊,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相貌,也很难左右自己的人生道路,但可以有个淡定的心态,有了良好的心态,心境才会清纯和淡泊,才会使才情更加俊逸洒脱,才会明白如何应对困境,才能做到宠辱不惊,通过努力,通过修炼,提高自己的品德、意志、学识,把自己修行好了,自然会从身上所流露出来的那一份特有骨气和气质,足可以威慑四方,让别人刮目相看、肃然起敬。

    浩然之气,是存在于人世间的浩然正气,它“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让我们永远都持有这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迎接一个新的春天的到来吧。
发表于 2011-1-15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古人每每以君子人格相砥砺,以立德、立言、立功相期许。苏东坡十岁时,看他的母亲读《范滂传》边看边慨叹,苏东坡就对他的母亲说,我将来要是作范滂那样的人,您允许吗?苏母说,你能够作范滂那样的人难道我就不能作范滂的母亲吗?
太夫人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某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
这样的人格教育,当然会有浩然之气。再看当下,我们缺失的就是这些。
发表于 2011-1-15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范滂,年少时便励志清廉,因“清节”为郡人称道。最初  任清诏使,迁光禄勋主事。後为汝南太守。以抑制豪强,反对十常侍知名於时,太学生谓之“八顾”。延熹九年(166)与李膺、陈蕃、王畅等同时被捕。次年释放还乡,汝南士大夫热烈欢迎他。灵帝建宁二年(169)第二次党锢之祸,侯览藉口党人“图危社稷”,“天下豪杰及儒学有行义者,宦官一切指为党人”,汝南督邮吴导奉诏前往逮捕范滂,到了范的家乡,竟在驿舍大哭,汝南县令郭揖想要和范滂一起逃亡。不久范滂与母亲诀别,范母对范滂说:“儿今日能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遂与李膺、杜密等百馀人被执,死于狱中。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利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后汉书》)
发表于 2011-1-15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这就是我们关于子女教育的困境。
发表于 2011-2-15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