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2162|回复: 10

李迪散文:乡音【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3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乡   音

■李   迪(北京)


     要开车了,德全、高伟和邢春来为大家送行。衣向东说孙主任你跟我们走吧,德全笑出一脸大菊花,很想去呀走不开!看到高伟胡子见密,雷抒雁打趣道真是一脸好头发!邢春眯着笑眼跟大伙说拜拜,怎么看都像快乐的小狐狸。团长高洪波说,这次去唐山采风的作家代表团是继汶川之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三十多人中仅各省市作协主席就来了八九个,可见大家对唐山的关注。
     车在高速公路唐山入口处停下,专程来迎接的关仁山上车跟大伙打招呼,一张口带出浓浓的乡音。哦,乡音,这来自老家的,亲切的,久违的。
     我的老家在唐山滦南县多余屯,离乐亭不远。滦南叫“兰南”,乐亭叫“涝亭”,这就是乡音。没边儿的平地,没边儿的高粱,这就是老家。儿时的记忆中有赶乐亭集,听大鼓看皮影吃咯吱。咯吱是唐山本地特产,用绿豆做的,很好吃。溜着吃又滑又嫩,炸着吃又脆又香。到底只是到现在我也不明白咯吱两个字怎么写,就按音儿写了,不知“中不中”。“中”,是行的意思。“中不中”就是问行不行,都是乡音。据老人讲,慈禧太后也爱吃咯吱。慈禧吃饭讲排场,每顿要上几十道,她就是不想减肥放开了吃也没那么大胃口,很多好吃的端上来看一眼就算吃了,有的尝一口就端下去换别样。唯独见了咯吱,她就说“搁这!”搁这,就是放下的意思。她不让端走,她爱吃。当时咯吱不知叫什么,听慈禧一说“搁这”,太监李莲英就抖机灵说老佛爷给赐名了,这吃食儿往后就叫“搁这”。“搁这”,“咯吱”,听起来音儿一样,可“搁这”写出来怎么看也不像能吃的东西。我五六岁就离开老家进了北京城,打这以后的几十年里,因为老家没人了也就没再回去。但是,只要一提起老家,有两件事就让我心头震撼,一个是抗日将领高志远的冤死,一个是大地震二十多万人的丧生。
     父亲对我说,冀东抗日发起的早,1933年1月1日国民党何柱国部就在山海关打响了第一枪。为保家卫国看场护院,唐山各地就组织起自卫民团。多余屯有名的侠士高志远典地买枪拉队伍,把几个村的民团联合起来,后来发展成几万人的冀东抗日联军。高志远任总司令,我父亲做了他的副官。高志远率领抗联驰骋冀东,打鬼子惩汉奸威震敌胆,日伪悬赏五百大洋要买他人头。后来党派代表参加抗联,提出要把队伍撤到平西进行整编,高志远坚决不同意,说不战而撤一对不起冀东父老,二目标太大容易被敌人袭击。远在延安的党中央也来电劝阻西撤。党代表不但不听劝阻,反诬陷高志远对党有二心。一天夜里高志远被秘密逮捕,一晚上转移七八个地方谁也找不到,之后竟以“企图叛国投敌”的荒唐罪名被枪毙,死时年仅32岁。一个叱诧风云的抗日将领就这样冤死在自己人手里。最终,历史证明西撤是一场大悲剧,途中被武装精良的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好端端的一支几万人的抗日队伍到达平西时只剩下几百人!父亲每回忆起这段往事都让我心头震撼。而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的唐山大地震,瞬间夺去了二十万性命,顷刻夷平历史名城,其惨烈更是震撼了整个世界!冀东大地啊,你如何经得起这样残酷的蹂躏?涅盘的凤凰啊,你又如何“唱著哀哀的歌声飞去,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如今,三十二年过去了,当采风团在浓浓的乡音中扑进唐山的怀抱,发现这里早已美成一片!绿树成荫碧水环绕,街宽路阔车水马龙,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海鸟从蓝天上飞过,白云在宁静中悠然。家乡的父老兄弟姐妹们,以他们坚强勇敢的心战胜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巨大悲痛与恐惧,用他们勤劳灵巧的手把一座美丽而自信的新唐山奉献于渤海之滨。要不是广场上竖立着三十米高的抗震纪念碑,谁也不会想到脚下这花园曾是惨不忍睹的废墟。纪念碑四根独立的梯形碑柱像四只不屈的手臂伸向苍天,让人们永远记住那撕碎黎明前黑暗的一声声绝望的呼喊!
唐山没有忘记历史,但也没有生活在历史中。
     肃然地走进抗震纪念碑广场,我们看到,在和煦的阳光下,在蕴含着渤海湾那特有的海洋气息的微风中,三五成群的人们正愉快地在纪念碑下娱乐休闲。孩子滑板滑得飞,老人太极打得稳,下棋的喜上眉梢,玩牌的叫得山响。碧波荡漾的水面上传来歌声笑语,那是南湖泛舟的人们情不自禁。快乐涌动在他们心头,幸福写在他们脸上。我们被这快乐与幸福感染,很快溶入其中。穿着漂亮花衬衫的舒婷与梅洁、韩春旭、高红十、叶梅笑逐颜开地相拥着在湖边留影,邓刚、刘兆林、衣向东聚在树荫下听关仁山眉飞色舞,谭仲池兴致勃勃地跟雷抒雁、王跃文从唐山地震谈到原始物种的保护,而孟英杰则像快乐的小鹿跟前跟后忙着为大家取景照相……在经历了三十二年前那天崩地裂的大灾难之后,在今天,在这里,在抗震纪念碑下,在阳光与海风之中,唐山一片美丽幸福!
     “凤凰涅盘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唐山已经不是梦!”在欢迎作家来唐山采风的晨会上,市委书记赵勇这样开始了他的致词。接着又对蒋子龙笑着说,当年他看了蒋子龙写的《乔厂长上任记》后曾经特别想当一名厂长。当然,现在,赵勇当上了厂长们的厂长。他以烂熟于心的数字向我们诠释了唐山震后三十年来所经历的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今日的唐山,城市分区明确,市政设施配套,环境清新优美,人均居住面积、供热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等,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一大批高品位高质量的现代社区在绿树红花中呈现靓丽,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示范奖”。而工业建设的腾飞,更让赵勇倍感自豪。他以诗人般的热情特别向我们介绍了唐山科学发展示范区——曹妃甸,用诗的语言称曹妃甸为“中国未来的鹿特丹”。曹妃甸,一个位于唐山南部渤海湾中的寂寞的小沙岛,一个流传着渔家姑娘与多情天子爱与死的凄美故事的小沙岛,因为唐山建设宏伟蓝图中的神来之笔——曹妃甸工业区的兴建,而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地方。
     深受赵勇讲话的感染,欢迎会一结束,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出发了。迎着海风,走向曹妃甸,走进传奇中。
     尽管思想上有准备,尽管赵勇书记在曹妃甸鸟瞰图前的指点江山已对视觉形成了强大冲击,但是,当我真正走进曹妃甸,真正踏上这片被波涛汹涌的大海紧紧拥抱着的到处燃烧着建设者激情的沙地时,眼前的一切仍深深地震撼了我——
     这是一片怎样的沙地啊!
     这个流传着凄美的爱情故事的小沙岛从前叫曹妃殿,可以想见岛上原来筑有殿宇。现在改称曹妃甸,音同字不同。甸,也是乡音,意思就是小沙岛、小地块。小沙岛面积仅4平方公里,距唐山南部海岸约20多公里,像一叶孤舟载着凄美的爱情传说飘摇在烟波浩渺的渤海湾。“前有深海,后有浅滩”是这个小沙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岛前500米处水深即达25米,槽深达36米,为渤海最深点。从这里向渤海海峡延伸更有一条天然水道,其水深27米,经海峡直通黄海。水道与槽深的不谋而合,长达6公里的深水岸线不冻不淤,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建设深水港口的天然优势,是渤海唯一不需要开挖航道的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赐港址。而“后有浅滩”,则指小沙岛与唐山南部海岸之间的滩涂广阔且与陆域相连,低潮面积达30平方公里,零米水线面积达150平方公里,为临港产业开发和港口城市建设提供了极为充足的一大片地。
     然而,这不是一大片现成的地,而是一大片海,一大片波涛滚滚的海!只有填海造地,才能把唐山南部海岸与20公里之外的小沙岛连接起来,从而利用小沙岛的天然港址修建起中国北方最大的深水港,湛蓝色海水改写煤都历史。
可填海造地又谈何容易?按照规划,需填海造地的总面积达310平方公里,相当于唐山地区面积的3倍还多!这样大面积的地方要从海底填起来,直至填高出海平面四、五米,让渤海湾里忽如一夜神话般升起3倍于唐山城区的陆地,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这件事听起来本身就像是一个神话!这其中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经历多少挫折失败;要吃多少苦,受多少罪,流多少血,滴多少泪!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难住家乡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因为——
     他们是唐山人,他们有特别能战斗的唐山精神!
     只要他们看准了,只要需要他们上,不管前头有多大的困难,哪怕是生死大关,他们都会说:“中!”当冀东打响抗日第一枪,他们的先辈就都像高志远一样豁出命去跟敌人拼;当大地震突然袭来,只要还活着,他们个个都是抗震救灾的英雄!在这样血脉相承勇敢智慧的唐山人面前,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于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填海造地工程在唐山启动了!千军万马齐上阵,滩涂处处飘红旗,像冀东抗联上战场,像震后就灾上火线。威力强大的吹沙泵把搅吸船搅起的海水和泥沙像龙卷风一样吹到需要造地的水域,沙子迅速沉淀,海水瞬间流走。日积月累,沉沙成陆,一个全新的曹妃甸终于浮出渤海湾,让孤岛靠了岸,让港口安了家,让唐山走进蔚蓝,让乡音传向世界。曹妃甸的建设者们续写了岛上的爱情故事,在故事中添加了对生活、对家乡、对祖国的爱!
     踏上这片用沙子在大海中填起的到处燃烧着建设者激情的沙地,看到深水港上建起的矿石码头、原油码头、煤炭码头像巨人般迎风屹立傲视大海,我的心怎能不震撼?我们的心又怎能不震撼?
     “黄金海岸珍宝岛”,高洪波以这样的题词抒发了对曹妃甸的赞美。他颇具军人情怀的赞美也是采风团作家们共同的体会。如今,拥有一天天在扩大的沙地,拥有北方最大的深水港,拥有储量丰富的海底石油,拥有发展循环经济所得到的碧海蓝天,曹妃甸就是一座令全世界羡慕的珍宝岛,一座开发潜力无限的珍宝岛。看吧,以建设大码头、大钢铁、大电厂、大石化为目标的产业集群和绿色生态工程已纷纷抢滩登陆,排兵布阵,为唐山的腾飞,为冀东的崛起——
     首钢从北京迁出落户在这里,与唐钢强强联手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品钢铁联合企业,竣工后年产钢将达到971万吨;
     二十二冶钢构项目落户在这里,年综合生产能力48万吨,将成为华北最大的钢构生产基地;
     德龙海洋工程基地落户在这里,总投资137亿元,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300亿元;
     华润电厂、中石油、金维力EAM石油钢管、荷兰海洋装备、美国气体空分站及设备制造、美国益资深海钻井平台等一大批中外企业都纷纷落户在这里,总投资将达到400亿元……
     曹妃甸啊,“你中!”
     作为你家乡的人,我骄傲,我自豪!投入是你最难忘的美丽,呼唤是你最亲切的乡音!
     在兴奋与感慨中,采风团告别了曹妃甸,登上迁西青山关,走进遵化清东陵。用雷抒雁的话,看完唐山的水看唐山的山。明长城蜿蜒在苍茫的崇山峻岭,清皇室长眠于精美的地下宫殿。俱往矣!当我看到慈禧用极为珍贵的黄花梨木修建陵中大殿并饰以黄金,突然想起她的“搁这!”当年东陵大盗孙殿英带着匪徒们来盗陵时,假如慈禧在地宫里抽冷子叫一声“搁这!”那得少丢多少宝贝啊!
     终于,采风团要跟唐山说再见了。雷抒雁说,我们看了水里的唐山,山里的唐山,树里的唐山,花里的唐山。唐山,山美水美人更美!诗的语言说出大家的心声。当然,还有咯吱美。这回,溜的炸的都吃着了,美!同桌的王玉芳问这是什么呀这么好,我就说这叫咯吱,别处吃不着,只有我老家这地方才有。一桌子眨眼就吃光了,我们这桌又申请了一盘。
     要走了,依依惜别。叶梅捡了一块青山关的石头留做纪念,我却捡了一只流浪的小猫。实在太小了,只有手掌大,缩在路边一脸委屈。我说跟我回北京吧,小猫就跳到我的手心里。一路上大家都很关心,梅洁说阿弥陀佛,王玉芳说真可怜,王跃文说不好养哩,衣向东说跑脚底下啦,雷抒雁抱起来说都是骨头啊,高红十冲我叫猫爸爸!
     回到北京,我写唐山,小猫就趴在电脑前,用小爪儿抓鼠标。我问,你知道你从哪儿来吗?
     “喵呜——”也是乡音。


作者简介:


  
  河北滦南人。中共党员。1950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大附中。历任云南十四军四十二师文化科战士,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部编辑,司法部法律出版社文艺编辑室编辑,赴日自费留学生,在中华名人协会工作至今,任中华名人协会中华名人丛书执行副主编。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来源:http://tieba.baidu.com/f?kz=68347610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滦南吧】网友跟帖:


之一:

李迪老师是滦南县多余屯人,应该是出身于革命家庭,他的父亲李恩波和祖父李麟生与民族英雄高志远不但是同村,还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李迪老师的父亲曾是高志远的警卫员、副官,李迪老师的祖父曾是高志远的启蒙塾师、师爷(军师或参谋长)。高志远从1933年1月1日起,到马城起义和领导冀东大暴动及成立抗日联军,李迪老师的祖父都积极参与和谋划,高志远在平西被冤杀后,李迪老师的祖父竟因为此事有了一场大病。可见李迪老师的祖父与高志远的关系是何等密切啊!


之二:

李迪老师的散文《乡音》写得非常好!他写出了我们唐山人从心眼里想说的话!一是1938年冀东大暴动的主要领导者-----高志远受冤枉的事实;二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24万同胞遇难的景况。而高志远总司令在我们唐山一带是非常出名的,李运昌伙同肖克压制了这么多年也没有把高志远批倒斗臭,他们反而降低了不少自己的威信。这就是人心的向背-----功过自有百姓评说!


之三:

中国tg对吴佩孚一生反对外来侵略并保持晚节作出了高度评价。董必武在1939年12月代表zgzy这样评价吴佩孚:
      吴佩孚虽然也是一个军阀,他有两点却和其他的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是关、岳,他在失败时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几十万大兵,他没有私蓄,有清廉名,比较他同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总算难能可贵。
而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高志远却在1939年4月27日以“私通吴佩孚,企图叛变”罪被冀热察挺进军司令肖克处决于平西涞水县山南村。如此冤案我们的d和政府还不平反昭雪,更待何时!
我们冀东和平西的老百姓正在翘首相盼,苍天呐----快睁开眼吧!
发表于 2010-12-13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多淳朴的乡音啊,
匿名  发表于 2010-12-19 17:10 | 来自河北
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
(代  序)
董继烈
       
        今年既是冀东人民抗日武装暴动70周年,又是北京“一二·九”学生运动73周年。在这两个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我不由的联想到我的父亲董毓华(王钟华),是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全身心的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抗日战争中,具体的领导了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的学生运动及1938年7月9日冀东人民抗日武装大暴动。
        70年前的1938年7月发生在冀东大地上的全民性抗日武装暴动,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一次伟大壮举。当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参加这次暴动的有遍及20余县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国民党爱国人士、爱国绅商等,组织起抗日武装10万多人。短短的几个月内,在八路军第四纵队的配合下,曾一度收复多座县城和很多重要集镇及广大农村。暴动以后组成的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就是高志远(高翔云),副司令是洪麟阁和李运昌。
        在过去“极左”的年代,我对于高志远不甚了解,曾经认为高志远虽然是抗日联军的总司令,但在队伍撤到平西后,不愿意过艰苦的生活,企图“通敌叛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其出身地主家庭,又是民团团总,最后走上反革命的道路是阶级本质所至,再加之长期以来某个革命的长者多次灌输“高志远在暴动前就参加了国民党CC系,领导反共……”,所以若干年来我对高志远“叛变”是确信无疑的。随着“四人帮”的垮台,党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平反冤假错案,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全国大讨论。加之我要为我父亲搜集一些史料,以备写传记所用,好了却我今生的最大心愿——实事求是地把父亲为革命东奔西忙、走南闯北光辉而短暂的一生记录下来。
        就在我搜集资料走访我父亲的老同事、老战友、老部下的过程中,我才逐渐了解到高志远的人品及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根本不象那个自诩为冀东党政军老革命所述的那样。
        在我父亲光辉而短暂的一生中,曾组织和领导过农民运动、学生运动。“七·七”抗战爆发后,父亲为了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争取各方面的代表人物成为参加抗日武装斗争的同盟者,先后奔赴华北各地。从冀东发掘出高志远这个自发的抗日斗争勇士,从诸多老抗联的口碑得知:父亲到冀东之所以找到高志远,是有其渊源的。早在1933年夏,父亲在党的安排下考入北平(今北京)中国大学,高志远投奔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未果返回北平时,恰好遇到父亲在街头做抗日救国演说,高志远甚为佩服,后经其亲戚东北大学学生杨莲芝的介绍,父亲同高志远一见如故,相处两个多月,高志远在父亲的指点之下返回滦县以组建自卫团之名搞起了武装,几年间两人互通书信。
        1937年9月,中共北方局根据党中央指示,为扩大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设在天津的“华北各界救国会”改组为“华北人民武装自卫委员会”,并吸收国民党人及各阶层人士的代表参加“自卫会”的领导工作。国民党员王若玺是主任委员,父亲和李楚离等受中共党组织委派出任“自卫会”的领导成员,其他领导成员还有路秀三、刘绍襄等人,父亲任“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的军事部长,李楚离任党团书记,高志远以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的身份参加“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并被当选为委员就是父亲推荐的。
        1938年5月,“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在天津召开第二次会议决定在“七·七”事变一周年之际,发动冀东人民抗日武装暴动,组织抗日联军,序列为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当时冀东国共两党在“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的人士,多为知识分子,思想激进,缺乏带兵作战经验,公认高志远枪法准、能带兵、威望高,一致认为高志远是总司令最佳人选。开会时,我父亲和洪麟阁接连提此项建议。当时我父亲和洪、高二人均系“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领导成员,李运昌同志不是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委员,所以他也支持父亲和洪麟阁的意见,全场一致推荐高志远为总司令。这是因为高志远从1933年起就开始了抗击日寇的实际行动,组织过抗日义勇军、发动过抗击日伪的“马城起义”、刺杀过大汉奸刘佐周,在冀东民众中威望甚高,且有一定的武装实力(当时国共两党在冀东均没有较强的武装),通过几年的交往,高志远与我父亲已成为莫逆之交,父亲为了提高高志远的思想意识和军事素质先后带其到平津参加各种训练班,加之高志远本人已经是“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的领导成员之一,而将成立的冀东抗日联军隶属于“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所以高志远被推举为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是众望所归的必然结果。
        经过多年来了解的事实证明:高志远是一个无党派的爱国人士,为了抗日毁家纾难,同我党一道组织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冀东人民抗日武装大暴动,并同我父亲建立了别人无法替代的友情,跟随我们党和八路军从冀东打到平西,最后以“通敌”罪被处决,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高志远是抗日的民族英雄,还是“通敌”的可耻罪犯?通过《高志远》一书就可以找到比较满意的答案。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坚持有错必纠的原则,坚决平反假案、纠正错案、昭雪冤案。这个任务要抓紧完成”。历史的今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过去了30年,我们党平反了历史遗留的大量冤假错案,在新的历史征途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可对于高志远问题的研究上总有一个框框,碍于过去老冀东个别当权者的面子:“高志远这件事不要讲了……”,“传到海外影响不好”等等。
        当年,在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中共中央组织部曾明确提出“只要是冤假错案,不管是谁定的,哪一级定的,也不管是什么时期,哪次运动定的,都要统统甄别平反。”《高志远》一书的诸多作者及研究人员以事实为依据,基本上冲破了“领导讲话、权威定论”的思维模式,从实际出发,从事实出发,解剖高志远这一活生生的人物,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公正地再现那段历史,实事求是地反映出当时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场景以对冀东人民有个交待。科学准确地评价高志远,是历史的需要,是统战的需要。高志远的老朋友、老战友、老部下遍及党内外、海内外,客观、公正地评价高志远,不仅是对其本人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对历史负责,关系到我们党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传统和作风,从而展示我们党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原则问题;对新时期宝岛回归,实现两岸良性互动,合作双赢;稳定安定团结的局面,构建和谐社会都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历史是公正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而为人民群众做出过贡献的人是永远铭记在人民群众心中的。《高志远》一书中不少回忆文章的作者都是当年在冀东和平西跟随高志远征战的老部下,他们是亲历者、亲闻者、亲见者。前些年我也亲耳听陈飞(陈绍昌)谈过高志远的问题,他说:“当时处理高志远是太左了,根本没什么事实就定了罪,而且还牵扯到我本人……”。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那些在解放前的战场上与我党我军持枪对垒的台湾和海外归来的老对手都受到大陆的隆重接待,怎么一个死去多年曾与共产党一道组织和领导了冀东抗日大暴动的高志远,至今却无法得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呢?我认为,目前趁高志远的老朋友、老战友、老部下及部分知情者尚未完全谢世,搞清高志远的问题是完全可能的,同时是非常必要的。《高志远》一书中那些“三亲”史料和学术研究文章基本上已反映出高志远史迹的轮廓,党史、文史研究者们的文章从尊重史实的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深刻剖析高志远,从而廓清了高志远短暂而曲折的一生,并给予了科学的评价,这种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治学精神正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同时也是历史研究必须遵循的职业美德。
2008年4月12日
匿名  发表于 2010-12-19 17:14 | 来自河北
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
(代  序)
董继烈
       
        今年既是冀东人民抗日武装暴动70周年,又是北京“一二·九”学生运动73周年。在这两个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我不由的联想到我的父亲董毓华(王仲华),是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全身心的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抗日战争中,具体的领导了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的学生运动及1938年7月9日冀东人民抗日武装大暴动。
        70年前的1938年7月发生在冀东大地上的全民性抗日武装暴动,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一次伟大壮举。当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参加这次暴动的有遍及20余县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国民党爱国人士、爱国绅商等,组织起抗日武装10万多人。短短的几个月内,在八路军第四纵队的配合下,曾一度收复多座县城和很多重要集镇及广大农村。暴动以后组成的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就是高志远(高翔云),副司令是洪麟阁和李运昌。
        在过去“极左”的年代,我对于高志远不甚了解,曾经认为高志远虽然是抗日联军的总司令,但在队伍撤到平西后,不愿意过艰苦的生活,企图“通敌叛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其出身地主家庭,又是民团团总,最后走上反革命的道路是阶级本质所至,再加之长期以来某个革命的长者多次灌输“高志远在暴动前就参加了国民党CC系,领导反共……”,所以若干年来我对高志远“叛变”是确信无疑的。随着“四人帮”的垮台,党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平反冤假错案,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全国大讨论。加之我要为我父亲搜集一些史料,以备写传记所用,好了却我今生的最大心愿——实事求是地把父亲为革命东奔西忙、走南闯北光辉而短暂的一生记录下来。
        就在我搜集资料走访我父亲的老同事、老战友、老部下的过程中,我才逐渐了解到高志远的人品及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根本不象那个自诩为冀东党政军老革命所述的那样。
        在我父亲光辉而短暂的一生中,曾组织和领导过农民运动、学生运动。“七·七”抗战爆发后,父亲为了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争取各方面的代表人物成为参加抗日武装斗争的同盟者,先后奔赴华北各地。从冀东发掘出高志远这个自发的抗日斗争勇士,从诸多老抗联的口碑得知:父亲到冀东之所以找到高志远,是有其渊源的。早在1933年夏,父亲在党的安排下考入北平(今北京)中国大学,高志远投奔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未果返回北平时,恰好遇到父亲在街头做抗日救国演说,高志远甚为佩服,后经其亲戚东北大学学生杨莲芝的介绍,父亲同高志远一见如故,相处两个多月,高志远在父亲的指点之下返回滦县以组建自卫团之名搞起了武装,几年间两人互通书信。
        1937年9月,中共北方局根据党中央指示,为扩大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设在天津的“华北各界救国会”改组为“华北人民武装自卫委员会”,并吸收国民党人及各阶层人士的代表参加“自卫会”的领导工作。国民党员王若玺是主任委员,父亲和李楚离等受中共党组织委派出任“自卫会”的领导成员,其他领导成员还有路秀三、刘绍襄等人,父亲任“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的军事部长,李楚离任党团书记,高志远以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的身份参加“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并被当选为委员就是父亲推荐的。
        1938年5月,“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在天津召开第二次会议决定在“七·七”事变一周年之际,发动冀东人民抗日武装暴动,组织抗日联军,序列为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当时冀东国共两党在“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的人士,多为知识分子,思想激进,缺乏带兵作战经验,公认高志远枪法准、能带兵、威望高,一致认为高志远是总司令最佳人选。开会时,我父亲和洪麟阁接连提此项建议。当时我父亲和洪、高二人均系“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领导成员,李运昌同志不是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委员,所以他也支持父亲和洪麟阁的意见,全场一致推荐高志远为总司令。这是因为高志远从1933年起就开始了抗击日寇的实际行动,组织过抗日义勇军、发动过抗击日伪的“马城起义”、刺杀过大汉奸刘佐周,在冀东民众中威望甚高,且有一定的武装实力(当时国共两党在冀东均没有较强的武装),通过几年的交往,高志远与我父亲已成为莫逆之交,父亲为了提高高志远的思想意识和军事素质先后带其到平津参加各种训练班,加之高志远本人已经是“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的领导成员之一,而将成立的冀东抗日联军隶属于“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所以高志远被推举为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是众望所归的必然结果。
        经过多年来了解的事实证明:高志远是一个无党派的爱国人士,为了抗日毁家纾难,同我党一道组织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冀东人民抗日武装大暴动,并同我父亲建立了别人无法替代的友情,跟随我们党和八路军从冀东打到平西,最后以“通敌”罪被处决,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高志远是抗日的民族英雄,还是“通敌”的可耻罪犯?通过《高志远》一书就可以找到比较满意的答案。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坚持有错必纠的原则,坚决平反假案、纠正错案、昭雪冤案。这个任务要抓紧完成”。历史的今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过去了30年,我们党平反了历史遗留的大量冤假错案,在新的历史征途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可对于高志远问题的研究上总有一个框框,碍于过去老冀东个别当权者的面子:“高志远这件事不要讲了……”,“传到海外影响不好”等等。
        当年,在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中共中央组织部曾明确提出“只要是冤假错案,不管是谁定的,哪一级定的,也不管是什么时期,哪次运动定的,都要统统甄别平反。”《高志远》一书的诸多作者及研究人员以事实为依据,基本上冲破了“领导讲话、权威定论”的思维模式,从实际出发,从事实出发,解剖高志远这一活生生的人物,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公正地再现那段历史,实事求是地反映出当时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场景以对冀东人民有个交待。科学准确地评价高志远,是历史的需要,是统战的需要。高志远的老朋友、老战友、老部下遍及党内外、海内外,客观、公正地评价高志远,不仅是对其本人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对历史负责,关系到我们党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传统和作风,从而展示我们党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原则问题;对新时期宝岛回归,实现两岸良性互动,合作双赢;稳定安定团结的局面,构建和谐社会都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历史是公正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而为人民群众做出过贡献的人是永远铭记在人民群众心中的。《高志远》一书中不少回忆文章的作者都是当年在冀东和平西跟随高志远征战的老部下,他们是亲历者、亲闻者、亲见者。前些年我也亲耳听陈飞(陈绍昌)谈过高志远的问题,他说:“当时处理高志远是太左了,根本没什么事实就定了罪,而且还牵扯到我本人……”。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那些在解放前的战场上与我党我军持枪对垒的台湾和海外归来的老对手都受到大陆的隆重接待,怎么一个死去多年曾与共产党一道组织和领导了冀东抗日大暴动的高志远,至今却无法得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呢?我认为,目前趁高志远的老朋友、老战友、老部下及部分知情者尚未完全谢世,搞清高志远的问题是完全可能的,同时是非常必要的。《高志远》一书中那些“三亲”史料和学术研究文章基本上已反映出高志远史迹的轮廓,党史、文史研究者们的文章从尊重史实的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深刻剖析高志远,从而廓清了高志远短暂而曲折的一生,并给予了科学的评价,这种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治学精神正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同时也是历史研究必须遵循的职业美德。
2008年4月12日
匿名  发表于 2010-12-19 17:21 | 来自河北
谢谢版主,方才发帖把冀东大暴动的主要领导者王仲华误传为王钟华,故又重发一次,请谅解!!
匿名  发表于 2010-12-19 17:24 | 来自河北
·文献·
中共冀热边区委员会
致朱德、彭德怀请转蒋介石电(注)

朱、彭总副司令请转蒋委员长钧鉴及全国将士,抗日团体公鉴:
        自八路军宋、邓纵队进入冀热边,不断打击敌人,收复兴隆等县后,掀动了冀东抗日浪潮,民众成群结队的欢迎国军,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又在冀东飘扬起来。年年在日伪铁蹄下的民众已忍无可忍,于是在我党的邀请之下,当地的国民党员及无党派的抗日分子进行了和衷共济的协商,解释了过去一些不应有的误会,在抗日高于一切的原则下,坚决的团结起来,组织起抗日联军,并推举无党派的高翔云、国民党员洪麟阁、共产党员李运昌为起义的总副司令。乘宋邓纵队继续向南伸展并与敌人残酷战斗之际,于七月九日爆发了昌黎、滦县、乐亭、迁安、遵化、丰润等县抗日大起义。起义后,抗日联军曾以无限的英勇牺牲精神,在民众帮助及伪军反正的配合下,屡次击败了日伪军的进攻,收复了大部分的县城。有许多县城是得而复失了。某县起义领袖张树畹同志,亦于攻占丰润县城之役,作了光荣的牺牲。 经过一礼拜的苦战,终于粉碎了敌人的围攻,破坏了铁路、汽车站、桥梁、电线。北宁路直至半月后尚未正式通车。炸毁了敌人的铁矿全部,给了敌人开发冀东计划以严重的打击,并求得了与宋、邓纵队的会合。这一伟大胜利,更加兴奋了冀东热河民众,于是在七月十八日又爆发了唐山矿工七千人的抗日起义。参加的有唐庄子、林西、赵各庄等矿工,亦为共产党及一位国民党同志所共同领导。发动后,曾与日伪军作了两次激烈的战斗。领导者有几个共产党员、一个国民党员和一个民先队员作了壮烈的牺牲。在矿工起义中,曾与厂方进行了友谊的谈判,并取得了厂方精神上、物质上的帮助。其后的一部分也与抗日联军取得了会合。最后各方面的形势都在开展着。各部分的队伍都在发展中。国共两党及无党派之同志的合作是很亲密的,一切作战方针及民众运动取得了一致的见解。正因为对敌人的威胁很大,所以斗争的环境是很艰苦的,几乎每天都在激烈的战斗中。但是在这里有着国共的亲密合作,有着广大群众的拥护,有着坚强的八路军与抗日联军,有着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三千矿工队伍,所以他的发展前途,特别是给予日寇的打击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庆祝冀东的初步胜利,庆祝冀东国共两党及无党派同志亲密合作,我们并以坚持的努力,为创造冀热边抗日根据地配合全国抗战,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最后谨向
        蒋委员长及全国将士、各抗日团体致热烈的敬礼!
       
        中国共产党冀热边区委员会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八月二十二日(1938年8月22日)
                               
注:本文原载1938年9月9日出版的《解放》第五十一期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9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6# Guest from 121.20.214.x


    非常感谢您对[玉田文史资料]的关注与支持!
    看来,您对高志远一案很热心,但不知《高志远》一书是否已经出版?如何才能购到?盼明示!谢谢!
匿名  发表于 2010-12-19 18:03 | 来自河北
《高志远》一书有关人员及编辑等正在协调党史、军史、文史部门的出版社,计划在2011年度内出版。
匿名  发表于 2011-2-5 09:26 | 来自河北
我们冀东文坛有个无耻文人----阎瑞庚,在1990年前后秉承其主子李运昌的旨意写了一部《冀东大暴动》的长篇小说。几十万字的长篇里,除了大肆吹捧其主子外,还大肆污蔑抗日民族英雄----高志远,其恶毒语言达上百处之多,简直无以复加,可恶至极!!甚至连老一辈革命家宋时轮、邓华及王仲华、洪麟阁、陈宇寰等为国捐躯的先烈们也予以贬低,阎瑞赓的出发点就是把李运昌高、大、全的形象突出出来,俨然一个救世主!!也许阎瑞赓得到了李运昌的什么好处?不然的话阎瑞赓为何如此不遗余力的无限量的吹捧李运昌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也许 阎瑞赓是出于对李运昌的敬仰?!从而达到盲从的地步?!李运昌说啥就写啥?!要是这样的话,阎瑞赓还要重新把冀东大暴动的历史认真、系统的加以研究、分析。对自己的作品重新改写,从而达到传世之作的目的。
匿名  发表于 2011-2-15 14:27 | 来自河北
当时给高志远定的罪是“私通吴佩孚,企图通敌叛国”。在1939年春讨论高志远的问题时就产生了两种意见:以肖克和李运昌为一方的主张杀了高志远;以宋时轮和王仲华为一方的主张审查可以,但杀绝不可以,可以让高志远到延安去学习一段,返回后再到冀东领导抗日联军。



肖克是129师副师长,宋时轮是129师的团长,职务比肖克小,因为高志远的问题宋时轮曾经向肖克拍过桌子,所以肖克解除了宋时轮的军职。王仲华因为高志远被冤杀,亲自为高志远买了当地最好的棺材、亲穿新衣、并为高志远立了碑,上写《高志远之墓》,还专门派高志远的挚交同时也是王仲华最可信赖的人-----陈维,带着他的亲笔信到天津“华北武装自卫委员会”,对高志远的家属仍按抗日联军将领家属对待,保持原生活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