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528|回复: 5

孟昭存老先生《暖泉吟草》序【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7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西
王中华序《暖泉吟草》


来源:暖泉斋主的博客


华夏是诗的国度。

人民天性爱诗。老人、大人、孩子喜欢学诗,愿意用诗人的胸怀,用英雄、圣贤的言行,塑造自己的灵魂;喜欢吟诗,愿意从诗中领略大好河山的壮美,深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有的也喜欢作诗,渴望以美的心灵、审美的目光、美的语言、美的韵律来歌颂一切美的事物。《暖泉吟草》作者孟昭存就是其中杰出的一员。他“平生喜爱古曲文学,尤爱唐诗、宋词、元曲。工作之余,时常阅读、欣赏、吟咏、背诵。神思久久徜徉于诗词王国之中,颇感心旷神怡,其乐无穷;偶得美联佳句,更是欣喜不已。”

我与昭存的兄长昭林是玉田县沈官屯小学的同学,这位学长在学习上、篮球技术上成了我追求的偶像,影响了我的一生,他主编的《玉田县文史资料》也经常放在书桌上供我随时翻阅,因之我们恢复交往较早。

我与昭存是玉田县彩亭桥小学的同学,知其是昭林的弟弟,我们就很快成为挚友。但后来我离开故乡读书,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塘沽,竟然造成两人半个多世纪未能谋面。和其兄相比,留下来的感觉是文雅有余,活泼不足(不善体育),其实不然。

2009年4月21日我与昭存在他兄长的客室终于相见了。音断恨长,相续恨晚,高谈阔论,颇露童心。我即席朗诵了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和毛主席的咏雪”“北国风光……林独唱“怀念妈妈”、昭存独唱“怀念爸爸”,情深动客,已至声泪俱下。谈起家乡巨变,古郡新天又都无比欣慰,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事后,昭存拿出他的诗稿给我,让我给他提提意见。我拿在手中,边看边感到惊喜。我惊的是自己的故乡拥现出了在立意谋篇上、选材剪裁上、练字炼句上等方面,都做得恰到好处,都体现出较高水准的诗词作家,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又耐人寻味,平易而不落俗套,新奇而绝不生涩。我喜的是这个人竟然是我的同学。50多年未能谋面,而爱好却如此相同,偶然耶?非偶然耶?

是金子总要闪光的,作者天资聪慧。再加上多年勤奋,使其功底异常雄厚。因信息不畅等多种原因,使其对诗词界当前形势、主张;新声、古韵争论的趋向,当今对律诗、绝句的提法还不甚清楚。稍一点拨,就一通百通。他的诗词用的是新韵,即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韵。我以为这是应该提倡的。声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屈原不用诗经韵,子建焉泥骚体文。”八声字在广大地区都不存了,许多字都变成了平声字,即使你想复古想追求,当时怎样发音,有谁能知道,唐诗韵部:将“东”与“冬”分在两个韵部所谓“一东”、“二冬”。这两个字当时发音有什么区别谁能知道?王力先生健在时,就这个问题曾有人问他,他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是的,不会有人知道,即使当时有录音机的话,1200年后的今天也会变声的。

所以我和昭存认为:传统诗要创新,就应该使用新韵,在推广普通话的今天,采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韵,才有利于作者创作、有利于读者欣赏、有利于国之瑰宝后继有人。

其实,就是在盛唐时期的最伟大、用韵最严谨的诗人(诗圣杜甫),在他的最著名的五律《春望》中,也不全然符合唐诗的韵律的。如: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里“深、心、金”三字相互押韵绝对没有问题,但“簪”字即使在当时也不能与“深、心、金”三字相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第一,唐诗韵律,不是唐人事先定好的,是宋元时期的名家,按照唐朝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归纳而成的。第二,是杜甫也不能脱离开乡音,至今在河南杜甫的老家“簪”依然与“深、心、金”三字押韵的。

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像“国”字,在解放前定为“上”声属“仄”声韵;新中国将“国”定为“平”声字,但在河北玉田一带,依然读“上”声,在昭存的诗词中,多数都在“仄”声的位置出现,我的作品也多数在“仄”声的位置出现。这就有一个“用普通话声韵”写诗,又不能一概排斥平水韵的问题,两轨并行,加以注解可也。

去年正月上旬,昭存将他的作品寄给我。我分别附信,将诗稿推荐给北京文硕编著中心和北京环宇编著中心,两个中心很快给我来函,言明昭存的诗作已全部入选,并先后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出版,选登在《中国诗人》、《中华诗词百家论坛名作选》、《世界杰出华人百家诗词精选》等典籍中,至此,各种名称的奖项、各种名誉的头衔向着作者的家园纷至沓来。这极大的鼓舞他的创作信心和创作积极性。今年二月二日,作者在其长兄昭林家里与我相见时,曾兴奋地说:去年我是全面大丰收的一年,三月十四日,他又将全部诗稿寄给我,请我为其作序。

面对同窗挚友的请求,我只能拼全力照办。统观昭存的诗词,他的创作路子很宽。词有《苍梧谣》、《长相思》这样只有一二十字的小令,也有《沁园春》百字开外的漫声、诗有二三十字的绝句,也有近千字的长诗。三百多首诗词,共分十二部分:即“古郡新天、红旗颂歌、盛世华章、人物春秋、赤子还乡、田园放歌、文苑芬芳、群芳吐艳、九州揽胜、学史悟人、感悟人生、天人万象”。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对党、对新中国、对家乡对祖国壮丽山河、对历史人物、对英雄模范的热爱和崇敬。他作诗填词的驾驭能力很强,短有短的办法,长有长的布局,得心应手,恰到好处。在《赞共产党人》组诗中,他写道:

为揭魔道秘,试验在自身。

舍己一条命,救活千万人。


短短二十个字,就把医学权威、七十多岁的老共产党员钟南山刻画得如此深刻。长诗《国庆六十年喜赋》读起来,更是让人热血沸腾,高潮迭起。
   总之,昭存之诗集,内容广泛,笔调清新,情感真挚,读起来让人动情动容,在写景、咏史、状物、抒情等方面都有许多动人之笔,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篇。通过反复通读,诗与词比较而言,词不如诗,看起来比较粗糙,还应在字、句上多下点功夫,在精查细审,在“工”与“敲”上再立新功。但瑕不掩玉,整体而言《暖泉吟草》是一部难得的好诗集,我也相信,因为时间匆忙有些词欠工、欠敲的微瑕,昭存会在诗集正式出版前改掉。关于诗词技巧、手法的若干方面,许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无需我在这里绕舌,方家学者阅后自可知矣。


发表于 2010-10-8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0-10-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 小菜一碟


   
发表于 2010-10-10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 小菜一碟


   
发表于 2010-10-14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祝贺
发表于 2010-10-14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拜读,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